在重庆巫山,黄栌、乌桕、丹枫的树叶于每年10月中旬便开始次第变红,青山上红叶绵延百万余亩,呈现出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的秋红之景。巫山红叶有近200个品种,总面积超120万亩,集中成片可观赏的有20万亩。
因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,巫山红叶的观赏期长达3个月左右,堪称“超长待机”的赏秋胜地。“满山红叶似彩霞,彩霞年年映三峡”,2023年11月举办的第十七届长江三峡(巫山)国际红叶节,邀各地游客到巫山共赏 “长江三峡两岸,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”的秋日盛景。
2023年,中青旅联科为重庆巫山县政府策划系列城市营销活动,以10月-12月“第十七届中国·重庆长江三峡(巫山)国际红叶节”为契机,实施巫山红叶事件营销项目。项目以别开生面的“巫山红叶IP”为纽,打开诗词文化的洪流通路。
打造巫山红叶IP,制造“破圈”话题
诗以咏怀、诗以映景,巫山是一座诗意之城。本次巫山国际红叶节创新营销方式,与成都、武汉、郑州三座城市梦幻联动,打造巫山红叶IP,制造“破圈”话题。
(一)一次杜甫与巫山的邀约故事
公元759年,杜甫一年就搬了4次家,春天的从洛阳到华州,7月从华州到秦州,10月从秦州到同谷,12月从同谷到成都,开始了“蓉漂”的生活。
本次营销借势“杜甫搬家”的历史故事,策划“杜子美巫山红叶之约”的成都主题活动,通过线上话题预热“杜甫”邀约成都“诗友”来巫山做客,邀请成都10位旅游达人跟随“杜甫”来巫山赏秋。面向重庆、武汉、郑州、成都、西安、长沙、北京、杭州、上海,广州等客群在OTA平台推出巫山红叶十大赏红线路产品,反响甚佳。
(二)一次长江与诗词的文化盛宴
巫山山脉横贯鄂渝两地,在江河千万年的切割下形成三峡,即今瞿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。长江经三峡向东在武汉奔腾而过,历代文人墨客为此吟诗作赋。从武汉码头出发,水路经过岳阳、荆州、宜昌,最后抵达巫山,从巴山蜀水到荆楚大地,长江和诗词连通了鄂渝两地的文明,已成为其深化合作的重要纽带。
本届红叶节策划“长江诗路巫山红叶之旅”武汉主题活动,通过武汉和巫山两地的线上“诗词对话”展开预热推广,邀请10位湖北摄影师来巫山采风赏红叶。活动还推出全景立体式24小时慢直播“云赏”红叶,并在武汉、成都、重庆、郑州等地联合抖音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等促销活动,其中中青旅臻选官方直播间曝光量200万人次,销售商品两百余件。
(三)一次诗人合唱团共咏的跨界营销
四方之歌,异音而同乐。刘禹锡生于郑州荥阳,学习屈原作《九歌》的精神,采用巴渝东部民歌的曲谱,创作了《竹枝词》系列。《竹枝词》是乐府《近代曲》名,最早即为巴人口头传唱的民歌。
郑州主题活动“把巫山红叶唱给你”将4位郑州籍诗人“刘禹锡”“白居易”“杜甫”“李商隐”组成“奇妙叶”男团,赋《新竹枝词》,作为红叶节郑州城市推广曲,通过音乐的旋律、节奏,将巫山红叶优美的意境和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。除了线上传播,线下联合黄河科技学院SUNNY追光流行合唱团共赴巫山拍摄音乐MV创意短视频。
完善巫山红叶传播矩阵,宣传新颖反响热烈
(一)宣传渠道多样
联动广播电视台、新闻客户端、报纸、网站等进行全方位报道,涵盖了巫山红叶节开幕式、长江三峡(巫山)国际越野赛、“品烤鱼 赏红叶”烤鱼千人宴等系列活动。另外还覆盖综合门户网站、地方党政媒体、文旅垂直媒体等,充分展示巫山红叶的特色魅力。
本次活动除了借助党政媒体力量,还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、微博、抖音、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,其中抖音话题阅读量超过6000万人次,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5亿人次。
(二)新闻宣传重磅频发
在人民日报、重庆日报、央视四套《中国新闻》新闻简讯、湖北广播电视台《公共新闻》、湖北广播电视台《湖北综合》、郑州广播电视台《新闻综合》、成都广播电视台《公共频道》等平台报道巫山红叶相关消息。在邀请省市级别媒体聚焦巫山的同时,邀请省内网络达人助力打卡,形成同频共振。抖音巫山红叶节期间,邀请数百名文旅/古风摄影达人来到巫山打卡,实现抖音热榜前十。
2023年11月18日,第十七届中国·重庆长江三峡(巫山)国际红叶节在重庆市巫山县开幕,红叶节已成为宣传三峡旅游、展示重庆形象、具有巫山辨识度的一个响亮品牌。活动线上传播覆盖量超过6亿人次,其中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5亿人次,多条微博获得优质推荐;抖音话题阅读量超过6000万人次,突破热榜前十;官方直播间曝光量超过200万人次,一个小时内销售商品两百余件。
“满山红叶似彩霞,彩霞年年映三峡”,第十七届长江三峡(巫山)国际红叶节开幕,巫山迎来了红叶盛景。山水地脉,亦为文脉。
本次2023年巫山红叶事件营销,围绕诗词文化主题,覆盖巫山高铁沿线的周边客源地城市成都、武汉、郑州等,在诗词中窥见巫山,让诗人为巫山代言,实现“以文塑旅,以旅彰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