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搜索

APP内打开

一家新生创意热店的自白

BU蓝昊 2025-01-23
关注推荐 取消
梁玟玟 自由撰稿人 关注
Slide 2
Slide 3
Slide 4
Slide 5
Slide 6
Slide 7
Slide 8
Slide 9
Slide 10




图片1.png


它必然要经历种子阶段蛰伏在土壤深处的长夜,还有得见天光后的,那些烈日与风雨。


麦应俊黄远洋两位广美校友的大学初创业,到创意园里的自成小天地,没有一天打工经验的他们“零帧起手”,跌跌撞撞十多年,最严峻的时候公司只有4个人,当中一个人还想转行。


有过第一次成单的喜悦,也有过被客户一个电话call到北京面批的挫败,从一开始小小的综艺片头,到后来的品牌TVC,有汗水,更有幸运。




不过,船后的波纹,回头看觉得都很美好,船前的未知,却没有指南针和晴雨表。


当内容时代来临,专业和创意重新被市场重视。加上消费分级的经济大环境,品牌预算不断收紧,广告公司也需要做出更多取舍和放大核心优势。


彼时的蓝昊,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工作室,客户以乙方代理公司为主,也没有创意人员,在广告链条中末端的制作和执行领域默默自给自足。





蓝昊虽然在视觉方面,已经有了一定的沉淀和积累,也在小圈子里拥有了一定的口碑,但也已经开始深入思考下半场的走向。



图片2.png


在2023年春,也许是命运眷顾的安排,一个小小的Free项目,让另一个同样在思考下半场的朋友,同时也是一位“客户”,和相识多年的蓝昊再次碰头,并机缘巧合地走上了同一条向前的路。

12年,一路上,从客户做成了朋友,又从朋友做成了合伙人。





在本土及国际大型4A广告集团和上市甲方企业均担任过高级管理职位的鲍成杰,很早便以“客户”的身份和蓝昊有过多次合作。


双向的认可加上共同的创意追求,大家一拍即合,希望一起专注做些有趣也有意义的事,也希望能够为华南的创意贡献一些新的声音。


于是,在全新的碰撞和融合里,蓝昊的“新生”,开始了。



图片3.png


哪有不疼的蜕变呢?更遑论从一个制作公司,迈向创意热店这条截然不同的路。


这条路,我们走得并不容易。


在23年的盛夏,我们引入创意人员,构建创意团队和根基,积极参与一线品牌的招标,与更多代理同台。渐渐地,选择我们的直客越来越多。


但,梦开始的时候却并不那么美好,跳出舒适区对我们来说既是突破,也是挑战。


当我们的客户开始从乙方代理转向甲方直客,截然不同的客户需求,也让专业和沟通的标准都变得更高,很多难题对我们来说都是未曾经历过的。24年Q2和Q3季度,我们经历了几次被骗稿,也曾经历正在执行的项目被取消合作。




从制作一路走来的大家,大多还停留在原本只负责“做”的惯性思维里,却忽略了“说”和“想”。


模式的变化,让大伙都难免有些迷茫。


很多伙伴难以理解公司的变化,不少核心团队的成员因此“出走”,短短半年,我们就经历了2次大规模的“员工分手潮”,甚至许多陪伴多年的面孔,都与我们走向了不同的岔路。那大概是蓝昊有史以来最“冷清”的一段时间,不是人数上的冷,而是氛围。


不是不惋惜,也曾有过焦虑,但我们始终坚定让大家共同直面这些挑战,哪怕会因此产生分别。


因为我们觉得:



让大家都能站上去,感受聚光灯的光芒,也直面天光之下的风雨,然后在更广阔的磨练中,去实现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景自由。


所以,纵然早已预见问题将会层出不穷,我们仍然选择让渴望成长、也做好承担准备的小伙伴们去成为项目的主担,和蓝昊一起,接受全新的试炼与洗礼。


为此,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,去完善对客流程与沟通标准,一方面帮助老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横向能力,一面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,增加人才密度,优化人才培养梯度


于是,我们的创意中心开始真正专注向创意和内容发力,原本的制作团队逐渐成为了更加能打的Inhouse执行后盾,AIGC的技术探索和应用愈发娴熟,越来越多的“项目经理”从崭新到熟练,将专业转化为了沟通客户的资本。


如今,阵痛换来了蜕变,原本蜗居在各自专业领域里的小伙伴们开始越来越多地站出来,尝试去发散更多天马行空的创意,去督导项目的进展,更加自信而笃定地,去把控创意与执行的节奏。




图片4.png


我们经常会收到关于名字的疑问,为什么叫“BU蓝昊”呢?



就像在设计蓝昊全新LOGO时的期待那样,我们将“LAN HAO”的拼音改成了英文BLUE UNIVERSE的缩写“BU”,正是因为我们希望这里能成为一个创意和专业的宇宙,成为一个可以自信说“BU”的创意公司。




我们希望这里成长为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,变成包容无限创意与个性的BU。



我们一直坚信“创意是能挣钱的,专业是值得被尊重的


这也是我们选择往创意热店方向发展的初心,无关商业和收益,可能仅仅是为了讨好自己。


故事简单,那就在情节上多下一些功夫;方向定了,那就在设计上多添一些润色;脚本改了,那就在执行上多玩一些花样。脑洞idea,转起来;AIGC,用起来;艺术细胞,也得上阵。

每一个作品,我们都BU想将就,也会尽量注入一些BU无聊的“小心机”,就像奔赴创意行业的每一个我们,保持着新鲜感,也保持着热忱。




这里聚集的,都是对创意和视觉有着极致追求的伙伴,大家一起齐头并进,而不是谁拖着谁向前。


在蓝昊,我们非常乐意听到“可我觉得还不行”这句话,每当它被说出口的时候,都代表在客户诉求的标准线之上,还有一条更高的,属于自己的出品标准线。


幸运的是,现在我们已经能经常听到这句话。



“下限很高”是我们经常收到也最乐意收到的评价。但我们更期待它还有下半句:“下限很高,上限也很高”。我们希望大家可以去发展更多本职工作之外的能力,去发现更多生活中点滴的趣味,去发散更多天马行空的创意,无论是什么都可以。


创意本就不应该是绞尽脑汁的空想,而是扎根日常的灵感。它离不开每一次触动内心的体验,还有每一次放松的感悟。所以我们希望,大家都可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,而不是被埋头工作填满。


为此,蓝昊直到现在都保留着“一年一旅游,一月一活动”的“放风”频率,并在“怎么玩好”这件事情上孜孜不倦。那形式,可就多了,比如:


都说不吵架出不来好创意,急眼的时候可能还需要“打一架”,当然,是峡谷里的架。




比如,城里找不到灵感了,那就公费去外面野一下吧:



c05e13afaaec6a5dcf03080cd712601.jpg



平时工作时间长了,虽然没有鱼可以摸,但猫还是可以自助撸的:




还有,只要大小是个节,就一定少不了热热闹闹吃一顿,玩儿一通:


四男子现场致敬椰树代言人


喜提流动红旗 因为他善~


 怪盗“基”德的小魔术



不仅保密发货 还要私密交易




我们相信,BU正经的日常,才是BU设限的土壤。当我们用心去生活,才能更轻易地挖掘生活中的洞察,而当我们玩得开心,也才能把开心的感染力融进文字和视觉里。



图片5.png


曾经,那个小小的,独立自转的工作室。


如今,正在逐渐向创意的群星一点点靠近。


我们一直坚信,不仅要满足客户的需求,更要达到行业的标准,只有真正参与行业赛事,与同行竞技,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实力,获得同行的尊重与认可。


两年的时间里,我们有幸与许多优秀的创意公司在各类大赛中角逐,向他们学习和请教,也有幸获得了一些奖项。


微信图片_20250209104008.jpg


微信图片_20250209104009.jpg


2023的下半年,我们有幸与腾讯合作,着手了从创意到落地的全流程项目——《大山里的摩天轮》,并且,这也是一个几乎全公司All in的项目。


点击图片跳转案例推文


而我们在IP领域的尝试,并不止企鹅这一个。


2023年的六一,我们洞察社会情绪痛点,将“微信表情”首次IP化,通过一则小制作但趣味性十足的表情包欢乐六一表演,带长大的成年人们,一同找回孩子般的笑。


点击图片跳转案例推文


而2024年的又一年六一,我们再次更新了“微信表情”的全新篇章,以一场欢乐摇奖show引爆单日流量,进一步深化了“微信表情”这个企鹅之外的IP符号。


点击图片跳转案例推文


IP之外,我们在ESG领域的深耕也从未停止。


重阳节,我们为蚂蚁公益基金会的“蓝马甲助老”提供了一套极具延展性的ESG内容及传播思路,用一个个小小的符号,给银发人群搭建一条通往数字世界的通路。


案例展示平面-银发符号指南.jpg

点击图片跳转案例推文


视觉技术上的探索我们同样从未遗忘,这条“人工智能”携手“人工”创造的《走进梵高和莫奈的后花园》便是最好的佐证。我们相信,精雕细琢的好作品,就是会自己说话的艺术品。


点击图片跳转案例推文


2024年的外滩大会,我们利用三维后期赋能创意呈现,以上海历史与科技发展这两股生生不息、源源不绝的奔流,演绎科技与自然、历史与未来在上海以及外滩大会中交融共生的恢弘气势。


点击图片跳转案例推文


无论是IP、ESG还是AIGC领域,我们始终希望,可以通过内容的生力,让更多人感受到品牌背后的温暖与力量,用更多好故事,扩大品牌的正向影响力。



图片6.png


再偷偷夹带一点小小的私货:


2024年,我们也有幸搬迁了全新的办公地址,欢迎有空的朋友们,随时过来唠嗑。


无论是邻里,还是远道而来的伙伴,我们也从来不说BU~











图片7.png


最后的最后,一些发自内心的感谢。


摸着石头过河的这一路,在湍急水流中,真的有太多愿意撑我们一把的前辈,给了我们很多引导,还有更多的信心。


感谢上海和北京拜访时前辈给我们行业路上的指点:马马也的莫康孙老师、上海师范大学的金定海教授、HAVAS的孙二黑总、胜加的孙卫东总、天与空的杨烨昕总、KARMA的KAMA总、意类的江畔总、广告门的劳博总、数英网的海涛总,以及篇幅原因未能提到,但给予了我们诸多引导的行业前辈们。


感谢客户的信任:腾讯、蒙牛、特仑苏、蚂蚁集团、联通国际、科大讯飞、小熊电器、佛山照明、多喜娃等伙伴。


也感谢一路同行的伙伴们。


因为每一个你们,才有了蓝昊的“新生”。


未来,我们仍会继续充满朝气地向新而生,希望不辜负每一个品牌的托付,也不辜负每一个和我们携手的朋友。


岁末将至,祝行业内的各位朋友新年快乐,也欢迎同行和前辈多来坐坐~


30d7eae98bebb3f2e17979a5daca1496-sz_5101315.gif

关联公司: BU蓝昊
标签: 创意公司 公司转型 创意热店 新生 年终总结
这文章很赞
注:本文系广告门企业用户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,内容仅作为该用户观点,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