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内打开

亏3000万也不内耗,真的有人可以快乐创业|对话参半创始人尹阔

刀姐doris 2025-07-02
关注推荐 取消
梁玟玟 自由撰稿人 关注
Slide 2
Slide 3
Slide 4
Slide 5
Slide 6
Slide 7
Slide 8
Slide 9
Slide 10

“尹总在本期播客中一共发出了 23 次富人的笑声。”



这是我对谈参半创始人尹阔的播客下面最高赞的评论,聊天的过程中我总是被他的快乐感染。(还没听过的可以去“温柔一刀”补课了,收听收获快乐!)


但其实尹阔的背景一点也不“富人”,他和我见过的很多创业者都不一样,不是富二代体验生活,没有名校光环,也不是什么大厂离职创业。


尹阔高中就辍学了,一开始在东莞的流水线上打工,创业初期试过智能硬件、试过高端牙膏、试过彩妆,一下子就亏掉了 3000 万。


无论是尹阔本人,还是参半这个品牌,都走出了一条非常与众不同的路。


牙膏是个非常依赖线下渠道的品类,而且处处是强劲的对手,包括云南白药、高露洁、佳洁士等大公司在内的头部五家品牌,市占率超过 60%。


参半作为一个 2018 年才成立的新品牌,赤手空拳打下了属于自己的天地。连续四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50%,2024年,参半整体销售额突破 20 亿,抢到线上牙膏第一,甚至还卖到了东南亚。


我身边很多做洗护的朋友跟我说,参半的打法属于“乱拳打死老师傅”。



但我和尹阔聊完,对参半和尹阔都有了全新的认识,他的拳法看起来乱,其实有自己的节奏。


一开始切牙膏的市场受限,那我就去做漱口水,靠漱口水 80 天爆卖一个亿建立口腔心智,又进牙膏红海厮杀,市场反而更容易被撬动。


资本火热的时候懂得借势,拿了融资,敢于“梭哈”做品牌势能;资本降温的时候懂得克制,沉下心来打磨产品和盈利模型。


尹阔和参半从来没有被外界因素束缚住,也毫不惧怕沉没成本。他说人生是个有限责任公司,“要永远激情满满,永远随时放弃。”


外界总说他是个“草根逆袭者”,但是尹阔跟我说,“不知道为什么外界总把我塑造的好像很苦,其实我真的很快乐。”


这次聊完之后,我相信尹阔还是会像以前一样,每到一个城市就坐着摩的跑市场,和当地人侃大山、吃路边摊,努力积极,快乐创业!


所以这期节目,我请到尹阔来聊聊,反传统的参半是怎么成为一匹口腔黑马的?


  • 光是别人沉淀下来的名字,就是一座大山

  • 资本泡沫期来了,就要牢牢抓住泡沫

  • 做 100 页 PPT ,不行的产品就是不行

  • 人生是个有限责任公司,有目标但不要有执念




01

光是别人沉淀下来的名字,就是一座大山



刀姐doris:我经常叫你“乱拳打死老师傅”,因为我觉得你有一种行外人重新颠覆行业的勇气,哪些经历塑造了今天的你?


尹阔:其实我创业很早,第一次创业是 2011 年,做智能硬件的项目,2015 年退出后成立了小阔科技,想沿着老路在硬件领域再找一个事干,就找到了电动牙刷,结果做了两年不太成功,就注册了“参半”这个商标转牙膏。


如果从社会绝大多数创业者来看,有经验的人胜出概率更大。以前大家总说读书无用,但我觉得读书还是很有用的,尽管我没怎么读过书,我属于小概率事件,是幸存者偏差,运气成分大一些。


刀姐doris:大概 19 年新消费品牌开始起来,我当时觉得美妆、个护这些非常容易线上起来,但牙膏这个品类是非常难的,首先是没有明显的视觉特质,其次又是线下渠道驱动的。


所以我不太理解你当时为什么会选择牙膏?你觉得能切掉哪一块份额?


尹阔:牙膏看起来供给侧东西特别多,但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产品。过去牙膏的口感、口味都太老了,不管是国际巨头还是老国货,当时产品是为了满足民生需求存在的,卖得都很便宜。


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牙膏能够做创新的原因,倒不是说我们比别人牛多少,而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产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
我并没有目标一定是哪个品牌或者哪一块市场,我的目标是大众市场。我自己不太擅长做规划,包括现在你如果问我公司三年计划,其实都没有,我觉得走一步看一步。


有好多时候,“规划”它不单单是一个想法,跟你当下能驾驭的东西有关系。比如说你今天的手里有多少钱?公司这里边有多少个兵是能打的?整合资源的能力到底够不够?影响力够不够?


如果你只是做了一个规划,但当下所有的资源都不匹配,这个规划其实等于空谈,没有意义。


比如我们最开始卖高端牙膏,当时同事也很费解,就说为什么要卖这些牙膏?当时我们没有钱,公司账上就不到 100 万了,第一步先是活下来,你要去探寻做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撬动更多的免费流量,能让更多的人不需要推广就能看到你,对你感兴趣。


刀姐doris:有朋友跟我说,口腔是个非常大且过去竞争对手非常弱的赛道,你认同吗?


尹阔:你说弱其实也不弱,它是一个渠道生意。今天大家之所以有很多错觉,认为过去竞争对手弱,核心是把抖音神化了,我觉得并没有的。


不可否认参半就是靠抖音起家的,平台起到了巨大的传播作用,包括广告效应、品牌势能,但是它的沉淀效应也相对较差。当你真正走到线下,就会发现竞争对手非常强,光人家沉淀下来的名字,就是你天然的一座大山。


刀姐doris:那你觉得现在新消费品牌要去线下深耕,最大的难点在哪?


尹阔:讲实话,大家老认为线下是个金矿,但其实线下比线上还卷。先不要去讲宏观的,你就只看一件事,如果线下是金矿的话,为什么做超市的财报都是亏损的?


你在别人的场子里卖东西,别人都已经不赚钱了,你觉得你的日子会好过?能不能顺利结到款?能不能有更好的条款和服务?我觉得大概率是不能的。


如果理性分析的话,线下不是一个好生意,只是一个你不得不去做的生意,以及要不断思考当别人都不赚钱的时候,我如何还能抠一点点利润出来。不要神话“线下是金矿”,谁都没有拿到正确解法。



02

资本泡沫期来了,就要牢牢抓住泡沫



刀姐doris:参半最开始做高端牙膏,后来又转去做漱口水,我记得你是花了 1.5 个亿,只用了 80 天就把漱口水给打爆了?


尹阔:差不多。当时团队有七八十个人,陆续融了接近两个亿,基本上每一轮到账的钱,都是一个月之内“梭哈”。


这样做有两个原因。第一是我觉得只有这样打,势能才能一下起来。第二当时是资本巨大的泡沫期,既然泡沫期来了,就要把泡沫牢牢地抓住。


拿了别人的钱,总得有个交代吧?要么死,要么活。你死也是个交代,那你不能半死不活。


刀姐doris:哈哈哈,你是赌徒心态。



尹阔:其实不是赌徒,漱口水是公司发展路程中的一个杠杆,我的目标一直都是牙膏市场。但 2022 年以前,我觉得整个队伍不具备打牙膏这种大市场的能力。


第一是当时资金不够,我觉得在中国至少得服务 5 亿人才能做成一个相对有规模的生意,牙膏是个耐用型耗材,买一支用一个多月,单价又低,所以你的用户基数必须要特别大,这意味着极高的资金和资源门槛,每一个试错都需要大钱。


第二是团队历练还不够去做牙膏市场,打漱口水这一两年是很锻炼队伍的,我们公司好多 00 后都是在这段时间成长起来的,每个人手里都花过大钱,也知道一天扔 2000 万广告费是什么感觉,团队对市场的手感、体感提升得比较多。


同时,当年中国诞生了大量内容媒体,他们天然要需要报道创业、创新等方向的内容,这就形成了一种传播杠杆,那个时候只要顺着大潮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产品,市场推广费用就会无限降低。


一个创业公司早期没有那么多资源的情况下,只能从小众市场去做。就是人家说“宁当鸡头不当凤尾”,就是你先当个鸡头,漱口水这种小品类更容易做到这点。


参半早期漱口水营销



刀姐doris:参半现在已经到年销二三十亿的体量,你还会这样冒险吗?


尹阔:当时我们看似是“梭哈”,但实际上背后都有一定的逻辑。比如对于外部环境的把握,我当时敢把所有的钱“梭哈”进去,是因为我觉得一定可以再拿来钱。现在我是不会这么做的,今天这个环境你“梭哈”了可能就真“梭哈”了。


当最后一轮融资结束后,我第一句话就是跟财务说,把钱全存到银行,广告全停掉,不管销售业绩跌到多少我全认,直到打磨出来一个盈利模型为止。


果然,接下来业绩狂跌,从月销一个多亿跌到一两千万,但很快三个月之后,整个公司就开始盈利。2021 年之后再也没亏过钱,一直是非常好的盈利状态。



03

做 100 页 PPT ,不行的产品就是不行



刀姐doris:早期卖高端牙膏发现市场天花板有限,2022 年参半又把重点转向牙膏品类上,这次回归无论产品还是你自己的心态、认知,发生什么变化?


尹阔: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,牙膏产品定价不能贵,它是个民生的品类。我们第一次做高端牙膏卖 40 块钱左右,现在价格从 9.9~39.9 元都有,不同渠道的售价不一样,产品的类型、容量也都不一样。 


第二,对于产品到底要服务什么人群的理解不一样。以前我们老是希望一个单品能服务全中国所有的人,后来发现这个逻辑是不对的。定位课程老在讲王老吉的故事,讲红牛的故事,但实际上我们现在缺少这样一个媒体就能轰炸到全国的环境。


第三,就是信息的流通渠道。以前信息分层很严重,相对闭塞,但现在信息流通得很快,用户找到自己喜好的方式也比较多。不同渠道的人看到参半展现出来的性格、产品设计、卖点都是不一样的,我觉得还是把它分层去看。


刀姐doris:我觉得你在产品上有些点做得非常有意思,比如把“羟基磷灰石”等很多成分写进牙膏名,这个成分本来我是毫无概念的,好像突然就变成一种品类了,你当时是怎么想的?是在把信任状提上来吗?


尹阔:这个问题问到我了,也不单单是信任状。牙膏属于感性品类,而感性很难直接表述,只能试图借助科技手段,让消费者清晰了解产品优势及差异化创新点。


其实参半更像是科技公司的运营模式。比如科技产品每年通过发布会迭代,像手机摄像头像素提升、芯片性能升级等,而日化品过去多靠一个单品打天下。但如今信息流通快,消费者认知提升,需持续创新产品体验,所以参半用科技行业的产品迭代方式打磨矩阵。


第二是在渠道的管理上,参半不局限于单一渠道,网点非常丰富,尤其是线下体验网点很多。这就像很多科技产品渠道销售后会开体验馆,我们也是在走这条路且效果良好。 


 第三是在组织架构上,参半也在效仿科技公司,目前四五百人的团队十分扁平化,同时秉持 “敢于试错,快速复盘” 八字原则。这几个层面的做法,让参半在行业内实现了一定创新。


参半牙膏创新型产品


刀姐doris:你之前说你在公司里的角色更像产品经理,什么样的产品你觉得一看就会爆?


尹阔:我可能在产品方面有点天赋,因为我自己特别爱买东西、研究东西,不过没做过系统性分析。


我的很多灵感都从自己的经历中来,我老家安徽北部的,冬天室内室外同温,刷牙水冻牙。其实很多地方的人也有类似经历。我就想,如果牙膏是 39 度暖感,会是很好的卖点,所以根据自己的感受,研发了这款产品,消费者也很喜欢。


其实有时候你在一个品类扎根久了,慢慢会形成一种直觉的条件反射,有的品设计出来就觉得是爆品,有些品即使你弄 100 页 PPT 也觉得就是不行。



04

人生是个有限责任公司,有目标但不要有执念



刀姐doris:产品洞察是你给到方向给团队,还是团队给方向给到你?你怎么和团队配合?


尹阔:我们公司的特点就是我很少开会,一年管理层会议大概就 5 ~ 6 次。我觉得我最幸运的一点就是,现在高管团队能力都比我强,而且我特别相信人、听人劝,也经常“打脸”。


比如我说完一个观点,大家觉得不对就反驳,要是觉得说的对,那就按照你的干。时间长了,团队在专业领域都比我强,我就听他们的,就形成了这样的文化。


刀姐doris:以为你是曹操型的,没想到你是刘备型的。


尹阔:我在产品上我话语权高些,因为团队成员在产品上比我懂得多的不太有,但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比我强太多,所以我在他们领域就完全是他们说了算。


好多人会有这个误区,觉得我自己很努力,下面的人会被感染。我觉得不是这样的,你自己努力,那是因为你想当老板,你想要的更多,那不是你应该的嘛,跟员工又有什么关系。


我是觉得做好激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,让大家付出了有所得,让大家生活有奔头,倒不是说你今天会开得有多漂亮。


刀姐doris:我觉得你说到关键点上了,要利益分配、要激励大家,尤其是线下渠道,要有很多深耕的动作,你得让团队们、兄弟们都愿意这么做,你是怎么激励团队的?


尹阔:首先是得说话算话,哪怕是酒后说话也得算话,要不然你很容易就变成一个假大空的人。比如答应给一线促销员 500 元,可能你觉得没有什么,对他们可能是当地薪资 20% 的增幅,所以建立长期信任很重要。


其次是有个好的机制。比如产品策略、价格、品质等符合市场,这样努力才有意义。如果这个前提不满足,员工越努力挫败感越强。光努力是不够的,中国努力的人多了去了,关键要打胜仗。


刀姐doris:我碰到好多创业者都挺束缚的,拿那么多融资,把自己限制住了,其实很苦,你为什么这么快乐的?


尹阔:大家说融资是一种责任,但是你反面来讲,你束缚了就能把这个责任负责好吗?别人投了钱,你付出了时间,尽力就好,开心的过程会让你更松弛地面对决策。


我觉得这和性格有关,比如我是 ESTP 型,天生乐观、容易和解,就像李诞说的 “永远激情满满,永远随时放弃”。我对金钱和地位这些东西没执念,对我来说,享受做事的过程最重要,自由快乐是最大追求,不快乐的事就算赚钱我也不想干。


最近听播客讨论创业的两种人生选择:到底是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,卖了房子也坚持是更对的,还是说坚持不动了我就不坚持了,承认“人生是个有限责任公司”?


当然,坚持再坚持的人也有可能成为孤胆英雄,成为这个社会的偶像,这是不同的道路,我觉得没有对错。


刀姐doris:你说得好对,我感觉我就是“坚持坚持再坚持”。我在好几篇报道里面看到你好像都想要做一个大集团,但是聊下来又感觉你没有这个执念。做品牌在你人生中是个什么样的角色?


尹阔:我觉得“追求做大”和“保持心态”是两回事,做大是每一个创业者的梦想,否则也不会选择创业,但能否做大,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。如果能力已经达到上限,还是做不大,这时是陷入痛苦,还是选择坦然接受?这关乎心态,与能否做大本身是不同维度的问题。


我的人生就是个有限责任公司,有目标但不要有执念。


其实最初我也没刻意要做品牌,是一步步走过来的结果,未来如果发展得更好,参半或许能真正成为一个牌子了。但我现在没有纠结这个问题,更担心的是有钱没事做,会失去价值感。


所以,做品牌对我来说,更是一个长期有事可做的状态——在这个过程中,你被他人需要,或你需要他人,这种相互的需求建立了联结,带来真正的充实感。而如果真有幸打造出一个全民皆知的品牌,那份成就感自然无与伦比。或许,这就是驱动我的原因。


作者 | May、小水井

编辑 | 刀姐doris

关联公司: 暂无
标签:
这文章很赞
注: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,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