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成功
有趣的商战,万里挑一
营销之美 08-28 12:08
关注 已关注
关注推荐 取消
倪忠润Lydia 品牌策略与文案策划 关注
飞瓜数据 短视频电商与社媒营销数据分析平台-feigua.cn 关注
品牌猿创 新商业生态的窥探者。品牌战略顾问,专注品牌创新与进化。 关注
广告案例精选 纵览传媒风云,精选广告案例! 关注
未来力量 关注
营销界 关注
营销focus 最in的营销案例,最全的营销方案,最潮的营销玩法 关注
麦青Mandy专栏 北大毕业,前宝洁市场部,10年+消费品品牌操盘管理经验。2016年创立HBG品牌研究院,联系院长WX:seedrestart 关注
创意黑帮 微信公众号【创意黑帮】,深度解读营销的“潜规则”。 关注
那谁谁 广告江湖中的策略人 关注

品牌联姻,赢麻了

 

最近,又有品牌因为联姻火了。前有“肯优麦瑞蜜”联姻,整了个“Can you marry me”的土味情话谐音梗,后有“星霸”、“爷斯爱DO”回应,直接续上了美好结局。

 

单个品牌打广告显得有些平平无奇,多几个品牌一起联姻整活,反倒抓人吸睛。这一波操作,让参与其中的几个品牌都狠狠地赚了一波热度,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不少社交话题。

 

碎片化时代,无数吸睛的娱乐内容涌现,人们的注意力极易被各种新鲜事物分散。当品牌与用户的触点越来越多,品牌资产的构建也越发分身乏术。

 

单个品牌的整活能力终究有限,过去联名曾是破局的利器,可如今消费者早已对联名套路产生免疫。于是,品牌们转而选择抱团玩梗,以互相碰瓷的新玩法打破传播困局。但对于品牌来说,想要“碰好瓷”也并不容易,毕竟碰瓷营销是把双刃剑,做得好能以小博大,轻松出圈,做得不好则可能弄巧成拙,惹来非议。

 

最近,我在小红书看到,京东与真功夫、宝马、耐克等品牌互相碰瓷,在8月的闪电新品季推出了一波有意思的联姻物料,并与不少品牌打成一片。



既巧妙地借势品牌影响力,强化了 “在京东能买到新品好家电家居” 的用户心智,又拿捏住了尺度分寸,让这场创意互动在消费者与被蹭品牌间都显得轻松讨喜,丝毫不见生硬冒犯。

 

 互相碰瓷,更高阶的联名

 

营销的最高境界,就是让用户主动帮你传播。品牌们互相碰瓷便是如此,它无需高昂投入就能牢牢锁定大众视线,以一种看似 “越界” 的姿态在舆论场中制造巨大声量。

 

过去,品牌常借IP联名拉新,但频次一多便陷入同质化困局。而京东此次与多品牌的 “互相碰瓷” 式的联动,是一种更高阶的联名,将自己作为IP与其他品牌互动联姻,在多元嘈杂的市场环境中,成功与消费者建立起广泛而深入的连接,植入在京东闪电新品季买到家电家居最新趋势好物的心智。

 

  • 借势传播,多维打响曝光

 

所谓借势,就是借用已有影响力的品牌热度推广,利用资源顺水推舟,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曝光。不过,品牌双方最好是存在明显的关联点,既能让消费者看完就会心一笑,又能引发话题争议,从而轻松带起热度。

 

京东此次精心策划的碰瓷营销,就巧妙地连接起了自家家电新品新趋势与“被碰瓷”品牌。比如,在厨房,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烹饪——cook。于是京东就将厨电场景的户外广告搬到耐克门店,并将耐克的经典标语“just do it”改编成“just cook it”。既精准宣传了厨电家居新品,又成功唤起了消费者对耐克标语的熟悉记忆。


 

还有,在真功夫门店门口的那句“功夫再高也得用刀”,既凸现出真功夫餐饮有高功夫的底蕴,又传达出即便有高超厨艺 “功夫”,也离不开优质刀具的助力,强化刀具的核心新趋势。


 

京东与宝马的联动则更是巧妙。在人们追求无痛家务的趋势下,家电也愈发便捷。为彰显新品家电智能省事的特性,京东将广告牌安置在宝马4S店门口,吸引往来车主的目光。


 

广告牌上那句 “宝,马上就轻松了”,巧用谐音梗,一语双关。既亲昵地称呼车主为 “宝”,瞬间拉近与受众的距离,又巧妙暗示宝马车主,在闪电新品季有了这些新智能家居助力,双手能即刻得到解放。在宣传家电的同时,也与宝马车主注重品质、追求轻松生活的理念高度契合。

 

而且,这种在别家门店前打广告的行为,本身就极具话题性。色彩醒目的户外广告牌与被 “碰瓷” 品牌的 logo 相邻摆放,形成了直观且有趣的对比效果。当消费者们被这新奇的组合吸引,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分享到社交媒体上时,一场二次传播的热潮便被顺势点燃。

 

  • 碎片化生活场景,融入大众语境

 

法国“情景论者”的主要发起人居伊·德波曾提出一个重要概念:在景观社会,所有的生活都把自己表现为景观的无限积累,人们的生活被五光十色的景观所包围。 

 

所以,真正好的平台与品牌营销行为应该尽可能去解构“景观”,回归趋于真实的生活场景、消费场景,让消费者找回自己,发现自己真实的需求,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连接。

 

京东此次选择碰瓷的品牌就覆盖衣食行等生活关键场景。耐克、真功夫、宝马等品牌均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,这些品牌的强强联合,更是全方位融入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 

京东闪电新品季户外广告牌的投放,更是根植于用户真实生活空间的媒介,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传播和心智渗透。在人来人往的网红咖啡店、日常溜达的街边店、公交车站附近投放,大大增加了广告投放的覆盖面和受众比,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价值观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。

 

这种趣味化、可视化的呈现方式,拉近了与消费者的沟通距离,也令消费者更具象化地感知到在京东有不少家居好货上新的印象。

 

  • 深入洞察用户需求,直球表达核心优势

 

当前信息环境复杂多样,用户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。因此,品牌光追求新品曝光远远不够,更要以“快、准、狠”的姿态,牢牢占据消费者的心智高地。

 

京东靠着创意文案打直球,简洁明了地表达了新品利益点。比如,京东敏锐洞察到消费者对超薄家电的青睐,在文案中直截了当地突出 “60CM超薄侧颜杀”、“无缝贴墙”、“四周真平齐” 等新趋势,使用户一眼就能抓住新品家电节省空间、颜值高的核心优势。


 

了解人们在快节奏的环境下身心疲惫,对舒适休息环境的渴望极为强烈。因此在舒适场景的文案出现了 “吸湿透气丝滑入睡”、“还是躺下舒服”、“一键躺平” 等表述,精准聚焦用户对优质睡眠的追求。这些简单直白的语言,极易引发消费者的共鸣。


 

而对于水杯这类日常小物件,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其仅具备实用功能,更期望它们能成为彰显个人品味的时尚单品。基于此,京东在闪电新品季户外广告中运用 “凹凸有型”、“磨砂渐变色”、“釉下彩全手绘” 等富有感染力的文案,充分展现了新品的魅力,成功满足了用户对生活仪式感的追求。


 

营销的本质就是去发现用户痛点。京东本次的营销切实从消费者立场出发,用直球式的文案切入用户生活,贴近用户感知,这种直白与简单的营销方式往往更加精准有力。

 

消费者主动入局,效果事半功倍

 

碰瓷式营销更像是品牌社交能力的一次集中亮相,它打破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单向传播壁垒,催生出双向互动的可能。那些成功的案例往往能巧妙撬动消费者的参与欲,让他们从被动围观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,进而在社交平台上自发形成分享、转发。

 

当消费者带着戏谑心态玩味这些营销操作时,不仅会对品牌留下深刻印象,还可能主动去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营销方式会在消费者认知中埋下伏笔,让他们不自觉地将涉事的两个品牌关联起来,形成独特的记忆联结。

 

为此,京东就在线上发起了一波互动,小红书账号@京东家电家居采销团官方账号亲自下场,晒出碰瓷场景的精彩返图。

 

不仅如此,还以一种诙谐自嘲的口吻,辣评自己是 “街溜子”。如此新奇有趣的操作,瞬间激起了众多品牌和消费者的浓厚兴趣,评论区热度飙升。

 

有网友看热闹也不嫌事大,直接帮京东联姻,找到了合适的“碰瓷对象”。


  

还有网友趁机玩梗,创作了不少别出心裁的二创文案。

 

 

不少家电家居品牌也敏锐捕捉到这波热度,纷纷涌入评论区,巧妙地为自家新品占据一方广告位。


   

被碰瓷的宝马经销商“埋怨”没到自家打广告。

 

 

还有京东自家人调侃起满大街溜达的“同事”。


官方还是忍不住出街,碰瓷“大红人”



营销心理学上有个词叫“参与溢价”,即用户主动参与品牌的活动越多,对品牌就越认可。京东在线上的创意话题,以强互动的方式打破了线上线下的割裂感。为没能在线下看到广告牌的消费者提供了更有影响力的“接口”,帮助更好的人群破圈和心智沉淀,引爆品牌的营销势能。

 

在京东此次闪电新品季的营销案例中,我也看到,好的碰瓷营销,不是叫板、对抗其他品牌,而是与消费者建立互动,让品牌们共赢。

 

写在最后

 

京东本次的碰瓷营销,通过精准的场景选择、创意有趣的文案、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话题制造与传播,将商战玩出了新花样。

 

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,话题就是流量,流量就是商业机会。在人们对联名已经审美疲劳的当下,京东通过巧妙的创意策划,与各大品牌联姻,以有趣的梗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惊喜。

 

不过,营销的最终目的,终究是生意。京东丰富的营销玩法背后,一切还是为了8月的闪电新品季努力。面对家居家电的密集上新,京东线上线下协同发力,借助有趣的梗和话题,吸引消费者的关注,让他们轻松留意到家居家电新品信息,实现从站外到站内的引流。

 

可以说,从营销到生意,京东都从用户价值出发创立了一整套标准,展现了行业内的标杆实力。

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立即下载


内容作者:刘白

编辑:郑晶敏

注: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,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