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本次专访中,我们与公司四个核心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度对谈,探讨了品牌的全球视野、本地洞察、创意力量与战略方法。
CEO Mr.Dissara专访:连接中东南亚的桥梁
1. 全球视野与品牌定位“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桥梁。”CEO Mr.Dissara 开场说道,“这也是我们为何在亚洲七座城市设有办公室。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营销和广告,更是成为客户走向国际的赋能者。”
过去一年,Mr.Dissara曾在全球 13 个城市发表演讲,媒体称我们为“泰国第一家网络型广告公司”和“东南亚增长最快的代理商”,这也证明我们从本地品牌成长为全球网络的努力正被世界所关注。
当前,我们聚焦中国与东南亚的二三线市场,特别是中国的下沉城市,它们拥有丰富而尚未被国际市场发掘的品牌资源。
2. 挑战与机遇进入新市场的挑战在于:本地洞察、法规限制与市场节奏。我们必须快速学习,允许试错,并不断推进。
如何实现全球一致性与本地文化相关性之间的平衡?CEO 认为答案是与当地团队深度合作、理解并尊重每一个市场。
中国是我们需要“完全适配”的市场之一。CEO 说:“我是泰国人,在文化上有天然亲近感,也因此更容易理解中国消费者。”
创意总监Mr.Chalermpol专访:灵感无国界,创意有温度
1. 跨文化背景下的创意总监Mr.Chalermpol认为:“即使在同一国家,不同世代之间也有显著差异。与 Gen Z沟通的方式,可能与 Gen X完全不同。”兴趣比年龄更重要,也使得创意必须更精准更有层次。
幸运的是,泰国创意在全球舞台上广受欢迎,这给予我们在文化之间游走时充分的信心。
2. 本地洞察驱动创意实践每个项目几乎都从数据开始。ONETOUCH 项目中,我们观察到年轻人因宗教原因在节日不愿使用安全套,于是我们借势万圣节,推出了“护身符”包装,以“怕怀孕和病,就像怕鬼一样”的创意吸引关注。
又如 CP 的“起司岩浆香肠”,我们针对 Z 世代热衷游戏的习惯,在 Roblox 上搭建了品牌游戏场景,用沉浸式体验代替传统广告。
3. 面对全球客户的挑战任务以辉瑞新加坡为例,当疫情趋稳,人们对健康议题关注下降。我们在商场策划了一个社交友好型展览,用视觉内容吸引公众打卡分享,从而传播健康知识。
4. 洞察区域消费趋势不同国家消费者对温度的喜好大相径庭。开放心态是跨文化创意最重要的第一步。
情感沟通在哪些市场更有效?这取决于场景,有时直接有效;但若能引发观众共鸣,无疑更具价值。
在技术方面,我们已使用 AI、VR 等工具加速流程、激发灵感,但真正动人的内容,仍源于人类之间的理解与情感。
客户总监Ms. Pratarnporn专访:做客户的眼睛、耳朵和左膀右臂
1. 全球客户对代理商的核心期待:客户希望我们是其在本地市场的“耳目”与“执行专家”,不仅具备深入市场洞察,也能成为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。
两个关键维度:
本地洞察专家:了解市场、文化、法规、竞品与媒介策略
值得信赖的长期伙伴:共目标、重稳定、讲诚信,策略协同、数据驱动、灵活应变
2. 案例分享:战略价值驱动创意成功
CP 中国:用“情感故事”讲述泰式风味,引发共鸣
爱奇艺:名字拗口怎么办?那就唱出来!用“洗脑神曲”让消费者记住品牌
3. 如何实现全球团队的高效协作借助现代工具跨时区同步;定期 WIP(工作进度)会议 + 在线表格更新,是确保沟通流畅的关键。
策略总监Ms. Parichaya专访:未来品牌的三重注解
1. 增长市场:中国市场仍具强劲增长潜力。中国消费者在海外消费与品牌偏好上的趋势,吸引众多客户布局中国。
2. 未来五年行业趋势:
便捷性将成为新标准:无论是物流、沟通、销售,消费者将更期待“省时省力”的体验。
真实性时代来临:品牌将从“公司视角”转为“人性化沟通”,以更真实、亲切的方式建立长期信任。
3. 品牌全球化成功的关键:不能“一招打天下”。策略、创意与媒介分发都要因地制宜。尤其需避免将“游客视角”误当成“本地洞察”。
同时,明确的 Brief、清晰的职责分工与流程、配合现代工具 + 周会机制,是跨国团队成功协作的保障。
我们在路上
从泰国出发,从中东南亚起步,我们在创造广告的同时,也在重塑品牌与人之间的关系。这是一场横跨语言、文化、媒介与时代的旅行。
未来可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