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能的大叔
2025-11-25
“作为老板,被吐槽后还耐心解释,并能提出改进措施,老俞算不错的了。”某微博网友。
从全网质疑,到舆情反转,俞敏洪做对了啥?
在很多企业都在做“老板IP”的当下,俞老板“南极”舆情,虽然事不大,但很经典,值得“细嚼”。
上篇,其实遗留一个小问题:
为啥俞敏洪在遭遇质疑后,竟然以连发10条“南极风光”视频,来激化矛盾呢?
俞老板“蠢”到这个地步了吗?
显然没有!
可能的唯一理由就是:
船上信号差!(当然还有时差)

大叔猜测,在11月17日23点陆续发布了10条“南极风光”视频后,新东方公关应该就高度重视,并将相关舆情反馈给俞敏洪。
在11月18日19点49分,也就是20个小时后,俞敏洪第一次公开回应,但仅发在了抖音平台:
这次应奚老师邀请未南极,在深刻感受大自然壮美的同时,也一起探讨了未来中国孩子自然教育的前景。新东方将会成立专门的青少年探索中心,带领孩子们探索大自然。用科学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大自然、爱上大自然、保护大自然!专门针对青少年的南极考察之旅,也有望在明年冬天开启!

其实就回答一个核心问题:
我到底是去南极玩的,还是考察业务的?
在游学火爆当下,俞敏洪这么说,也没毛病。
但是呢,这个回复,还是没办法平息舆情,因为网友质疑的核心是:
你吃肉,你炫富,我加班,我牛马!
于是,又过了37个小时,昨天(11月20日)上午9点19分,俞敏洪第二次回应此事。
全文如下:
感谢这几天朋友们对我的关心。允许员工吐槽是新东方的传统,我一直鼓励。员工有不满,我和公司有问题,及时纠正。(你们忘记了新东方年会上吐槽我的歌曲嘛,我还奖励12万呢,我不是老登,我有错就改,这是我的态度!)
也有冒充新东方员工在网上发声的,我相信大家也能明辨。(不是新东方员工,就不要给我回信了啊,你们别添油加醋了,请网友们别被带节奏啊!)
南极是一片纯净的土地,如果大家有机会,可以来看看。我打算明年冬天,选择10个左右的新东方、东方甄选的基层优秀员工,加上东方甄选10个优秀会员,由公司支持到南极来看一看。当然不一定是夏古号啊,明年夏古号好像不在南极(你们不是说我吃肉不给员工喝汤嘛,来,公司出点血,给员工和客户也吃上肉!)

此外,老俞还在评论区补了一条:
到南极旅游,不同的船和舱位, 不同的价格,从5-30万不等。 我和奚志农坐的夏古号, 确实是比较先进的破冰级邮轮, 12天价格在20-25万之间(不同舱位)而不是外界所说的148万。(我虽然很有钱,但我也不浪费钱啊,我更没炫富,我只花了20万左右!)

两次回应之后,舆情几乎完成了大反转!!!
大叔摘抄几个网友评论:
网友1:俞总 一味退让不会让人感恩的
网友2:走自己路,让别人羡慕去说吧!
网友3:您就是坐248万的船,也不关外界屁事,您一切都值得
网友4:作为普通打工者,我在意的是工资是否准时到账,至于老板去哪儿和我有啥关系?反正我出去玩也没想过要带老板
网友5:作为新东方的老员工,站出来为老俞发声,以前暑假上完课会组织旅游,公司报销。 当年双减老俞捐掉了那么多的桌椅板凳,为什么大家都看到了老俞的好大家都不说,作为老板花点钱去旅游也没什么的吧。明星一个包二三十万,一个手表几十万甚至几百万。
……
当然,还有少数网友认为不妥,或提出新建议:
网友6:二次炫耀,二次伤害,不知道评论区为什么都在支持,周年庆不说给啥福利,一个劲要员工一起云欣赏风景,你知不知道多少老师起早贪黑年薪都没20个
网友7:基层员工向俞老师和集团高管反映的问题,从来都不管,从来也不给回复
网友8:谁想跟同事一起去南极,不如发钱。
网友9:去南极的钱给员工发奖金不香吗?公司的发展离不开领头羊,更离不开一线的牛马
……
大叔在上一篇中,就提到,老板共情的核心是“行动”,具体有三点:
第一,示弱。老板已经是现实强者了,在舆论场和沟通场就需要示弱。
第二,行动。网友其实都给了建议:发全员红包,也带着员工去南极。
第三,低调。如果“示弱”和“行动”都做不到,先“低调”,别炫富。
从上述几个视角,我们再回看俞洪敏的两次回应,就清晰多了:
1、示弱。第二次回应一上来就先“定调”,“允许员工吐槽是新东方的传统,我一直鼓励。员工有不满,我和公司有问题,及时纠正。”你这看态度多好,已经胜出90%的老板了。
2、行动。这点几乎完美“听劝”网友建议,包括不限于:别说去旅游,说去考察业务;赶紧补一个全员邮件,说要带着员工去南极;给全员发个32周年的庆祝红包——3200元(目前就这条没实现)……

至于低调,俞老板不太可能,毕竟他目前的“主业”就是打造个人IP,为东方甄选和文旅业务拉流量。
事情说完,回到标题:
大叔呼吁,所有“老板IP”都该偷偷向俞敏洪学习,学啥呢?具体3条。
从大叔个人多年的经验来看,这是最重要的。
西贝贾国龙和爱康国宾张黎刚,都属于“自我情绪管理”出现了问题。
我是行业龙头,我是这方面的专家和权威,我怎么可能允许别人抹黑我?我要干回去!我要起诉他……如果遇到点网友吐槽,某KOL点评不够正面,老板就“炸锅”了,那大概率要出事。
前几天,就连雷军都“急”了,连发多条微博。你再看俞敏洪,虽然陷入了舆情,但人家不慌不忙,两次回应,也基本化解了问题。

对老板而言,情绪管理太重要了。
但老板情绪管理得太好,也不行。为啥呢?
比如像俞敏洪这次,如果俞老板完全不care,只顾着自己发南极风光的视频,那矛盾就越来越激化,后面就不堪设想了。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老板特听劝,网友说啥做啥,反而不信任公关。但网友本身就是对立的,或者“质疑一切”,你满足不了所有人,企业老板如果瞎表态,若陷入了对立人群,也是大坑。
怎么解?大叔呼吁:老板要听专业公关的专业意见。但现实情况,你懂的。对上管理对公关来说,太难了。
所有,为什么我说:所有公关都应该“感谢”西贝公关,所有老板都应该“感谢”俞敏洪,因为外部真实案例“教育”了老板。
此外,虽然标题是“反转”,但老板应该明白,危机公关的目标,绝不能轻易设定为反转,因为反转需要具备很多条件,且“反转”是结果,我们“偷师”的应该是道和术。
在“情绪管理”和“听专业意见”之上,如果对老板稍微有点要求,那就需要懂点新人群和新媒介。
“平权社会”讲过很多次了,“平权”又产生“对立”,“标签分化”又加速“对立”。对老板和老板IP而言,需要做个至少2点:
第一,错了就要认。你对“普通老百姓”或“打工人”不友好,就是错,错了就要认。前几天,去相亲角的tim道歉了;昨天,“拒绝网约车司机好评”的何同学也道歉了。他还提到,其实当时准备好了道歉信,但没发出来。其实应该发,认错才能画上阶段性句号。

第二,别加速对立。粉丝经济之下,老板和老板IP都有自己的粉丝,遇到舆情事件后,至少有两种声音:一种是支持的,你没错;另一种是骂的。
如果老板只听自己粉丝的,就会出问题,加速对立。比如这次,如果俞敏洪只听“自己没错”的“客观”声音,那舆情就会持续蔓延。雷军和kim也是同理。
面对“新人群”和“新媒介”,你还用“老办法”,就是老登!在“是非”和“身份”之间,网友是先代入身份再论是非,这点很重要!
最新消息,俞敏洪上周日发出第二封全员信。虽然开篇强调“道歉”,但文中透露着很多登味,比如:新东方来去自由,我不欠你们的,你们有事别发小红书……大叔认为是减分,你认为舆情反转了吗?欢迎你在留言区聊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