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:截图后取消者将无法获得下载链接。
2025年,随着女性经济地位、社会话语权和自我意识的持续提升,“她经济”已全面渗透至旅游产业,催生出“她旅游”这一蓬勃发展的消费新蓝海。据《2025年她旅游:新时代女性消费需求和行为特征研究》显示,仅2022年,全球女性旅行支出高达1250亿美元,而在中国,女性不仅是家庭旅游决策的核心,更在个人旅游消费中展现出强劲的购买力与独特偏好。
本报告基于同程、途牛、美团、携程等平台的大数据、网络文本分析及问卷调查,系统揭示了新时代女性旅游消费的行为特征、心理动因与市场潜力,并为旅游企业与政策制定者提供战略建议。
数据显示,女性在主流旅游平台用户中占据主导地位。截至2023年底,途牛网女性会员占比达56.79%,远超男性;同程网女性用户占比49.8%,接近半壁江山;美团女性预订用户占比44%。这表明,女性不仅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参与者,更是推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引擎。
90后与80后
55岁以上银发女性群体
00后年轻女性
女性旅游消费高度集中于经济发达城市。上海、北京、广州、成都、武汉、杭州、南京等城市位列客源地TOP10。值得注意的是,成都、武汉等新一线城市表现亮眼,反映出新兴城市女性消费能力与幸福感追求的同步提升。
女性旅游动机日趋多元且感性化,核心动因包括:
放松身心(37%)
减压疗愈(18%)
增长见识(28.9%)
陪伴家人(16%)
社交与情感联结(如闺蜜游)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现代女性将旅游视为对抗职场与家庭双重压力的“治愈仪式”,强调“取悦自己”“逃离日常”,体现出强烈的自我关怀意识。
女性旅游消费均价高于男性近一成,五一假期订单量超男性110%,春节期间人均消费达3285元(男性为3011元)。
女性是旅游内容分享的主力军:
越来越多女性加入背包客行列,通过“自由、独立、冒险”的旅行方式挑战传统性别角色。她们借旅行摆脱家庭束缚,重构自我身份,成为女性主义觉醒的现实映照。
“闺蜜经济”涵盖旅行、摄影、美妆、餐饮等多个领域,形成强大的消费网络。闺蜜出游不仅满足休闲需求,更是维系女性友谊、释放情绪的重要社交场景,具备高复购与高传播潜力。
尽管女性是家庭旅游的主要决策者与组织者,但研究指出,家庭旅游对女性而言并非总是积极体验。她们常承担大量后勤与照护工作,个人需求易被忽视。因此,“让妈妈也真正享受旅行”成为亟待回应的市场命题。
开发女性专属产品线推出“闺蜜游”“ solo女性旅行”“妈妈减压之旅”等主题线路,强化安全、私密、审美与情感价值。
优化服务细节与设施设计提供女性友好型服务:如酒店配备生理用品、安全夜灯、女性专属楼层;景区增设母婴室、安全通道等。
打造“可分享”的旅游体验设计适合拍照打卡的景观、提供专业旅拍服务、鼓励用户生成内容(UGC),借助女性社交传播力实现裂变营销。
善用KOL与社群运营联合女性意见领袖(如旅行博主、生活方式达人)进行种草营销,建立女性旅游社群,增强用户粘性。
制定“性别友好型”旅游政策加强女性游客安全保障,推动公共场所性别平等设施建设,打造“她友好”旅游城市形象。
挖掘“她文化”旅游资源开发女性历史人物纪念馆、女性艺术家展览、女性创业街区等特色文旅项目,增强文化共鸣。
支持女性旅游创业鼓励女性创办旅行社、民宿、导游服务等,提升女性在旅游产业链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。
“她旅游”不仅是消费现象,更是社会变迁的缩影。女性正在从被动的“家庭陪游者”转变为积极的“自我实现者”。旅游企业与管理者唯有真正理解女性的内在动机——对自由的渴望、对美的追求、对关系的珍视、对自我的关照,才能在这场“她经济”的浪潮中抢占先机。
未来,谁更能读懂女性,谁才有可能赢得旅游市场的未来。
以下为报告部分内容:
注:截图后取消者将无法获得下载链接。
品牌市场相对论,欢迎关注交流
历史相关精彩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