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象 i2mago
2025-10-23
当 “麦门信徒” 遇上 “可可脑袋”,万圣节不卷糖果改卷饼干?阿华田联合麦当劳的「不给饼干就捣蛋」营销,不仅让年轻人集体 “发疯” 玩梗,还拿下金投赏整合传播营销类银奖 —— 这个 “童年回忆” 品牌,居然靠 “情绪牌” 把万圣节玩成了自己的主场,看完直呼 “会玩”!

阿华田的难题,其实很典型:童年滤镜失灵,新品没人认。
90 年代进入中国的它,在年轻人心里是 “爸妈冲的可可粉”,却鲜少有人知道它早推出了心情夹心饼干等新零食;更棘手的是,万圣节本是糖果品牌的 “主战场”,一个 “非糖果选手” 要怎么抢 C 位?
但机会也藏在年轻人里:万圣节变 “万梗节”,大家需要 “发疯” 出口。“吗喽文学” 爆火、“拒绝内耗” 成口号,年轻人过万圣节早不是扮鬼要糖,而是找借口释放压力 —— 这恰好给了阿华田机会:用可可口味的快乐,接住年轻人的情绪需求,把 “非强关联节日” 变成 “专属破圈日”。
围绕情绪价值和流量获取制定三大核心策略:
1、抓情绪:把饼干变成“情绪道具”,用不同表情的饼干(暴躁、开心、窃喜)承接年轻人的日常心情,让吃饼干变成“释放压力”的仪式;
2、借流量:绑定麦当劳——“麦门”自带庞大年轻粉丝群,还有线下5000+门店,能快速把“新品”变成“大家都在抢的社交货币”;
3、造闭环:从线上种草勾起兴趣,到线下门店互动(对暗号拿饼干),再到线上电商补货,让“想玩”直接变成“想买”。

核心创意就是那句魔性的「不给饼干就捣蛋」,但落地时每一步都踩中年轻人的痒点:
1、限定包装:盲盒式小饼干,戳中“收集欲”
万圣节饼干分两种包装,精准适配不同场景:
2片装“盲盒款”:印着3种可爱鬼表情,像开盲盒一样随机出,完美契合万圣节“Trick or Treat”的派糖习俗,年轻人忍不住集齐晒圈;
大包装“囤货款”:等大家抢完小包装后上线,承接“没抢到”的补货需求,直接拉动销量。


2、联名麦当劳:对暗号“捣蛋”,玩出“饥饿营销”
这步直接把热度拉满!
推出“阿华田脏脏麦旋风”:可可味冰淇淋+脆饼干碎,直接“黑化”成万圣节限定款,麦门信徒先冲一波;
搞“暗号福利”:跟店员说“不给饼干就捣蛋”,就能免费拿限定小饼干——结果5000+门店的饼干很快被抢空,小红书、微博全是“求补货”的声音,饥饿感直接拉满。


3、小红书种草:UGC闭环,流量变销量
没做硬广,全靠年轻人自发传播!
•19篇种草文+11条短视频,直接拿到2亿+免费曝光,平均“后搜率”(看完笔记去搜产品)6%,是行业平均值的6倍;
•线下没抢到的人,转头就去天猫、叮咚搜“阿华田可爱鬼饼干”,直接把线上销量也带爆了。

声量、流量、销量“三杀”,小预算玩出大动静。还获得了2025金投赏整合传播营销类银奖。
阿华田这波预算很接地气,却交出了超亮眼的成绩单:
•销量:天猫GMV同比暴涨9.54倍,可爱鬼饼干月销量比普通款高40%;
•声量:# 阿华田脏脏麦旋风 #话题阅读量166.7万,比去年麦当劳联名话题高159%;
•排名:叮咚平台饼干人气榜TOP2,直接超过同期的奥利奥;
•口碑:小红书、微博全是“童年回忆变潮了”“麦门+阿华田yyds”的好评,成功扭转年轻人对品牌的“老旧”印象。
阿华田这次的成功,不是只是“蹭万圣节热度”,而是找对了年轻人的“情绪开关”——没讲大道理,就用“吃饼干、对暗号、抢限定”这些简单的快乐,让大家愿意玩、愿意晒、愿意买。
原来让“童年品牌”变潮,根本不用大改产品,只要蹲准年轻人的需求:他们需要的不是“新零食”,而是”能让自己开心的新方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