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天,我买了一本霸总小说走进公司。为了不让同事看见,我挡住了封面…我突然意识到,怎么读个书都有羞耻感了!!!”
——Momo自述
这是天猫第一次将世界读书日,作为强化心智「趋势引领」的一环。在此之前,已有诸多关于阅读、关于读书的品牌观点和广告案例。所以难的是,天猫还可以讲出什么新花样。
直到我们发现:人们在阅读上也会羞耻!
大多数人认为的「读书」,读的是余华、莫言、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比较正统的作家。就像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鄙视链,读书这件事也有。比起青春疼痛文学,人们更愿意公开自己在阅读有深度的书籍。
而我们从小到大听到的规劝,都认为读有用的书才是「读书」。所以科幻动漫、明星杂志、晋江文学等,长期以来都不会被作为世界读书日的主流推荐类别。
但阅读从来不分贵贱,任何一本书都有它的读者,读者都有选择阅读的权利,都拥有阅读的自由。于是,就有了这条由跨界作家大冰、非虚构作家蔡崇达、网文作家九鹭非香共同倡导「读书自由」的内容。
结合三位作家的写作风格,有了三个不同的观点。
大冰:
读书有没有用,不用问任何人,
只要想读,书会给你答案。
蔡崇达:
不推荐书,只推荐去读书。
九鹭非香:
读书本就是一件很个人的事。
而这三个观点虽然不同,却说了同一件事:不为什么而读书。不为有用就读书,也不因没用就不读;不为了某某推荐去读,也不为了别人的眼光去读。
读书自由希望每个读书的人,不被「该读什么」绑架,也不被「时间和地点」约束。
在碎片化时代,为了强调随时随地想读就读,天猫联合航空公司打造了一间「空中书房」,进行1200多个盲盒图书分发活动。
期间,天猫榜单联合天猫图书发布【场景书单·必读榜】,用“全场景化+精选书单”的推荐方式渗透年轻人生活轨迹。
联合新经典、博客等20+图书品牌,知名作家莫言、马伯庸、秦明等来支持每个读者的阅读自由。
现在,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开始阅读,而我们在哪里阅读,哪里就是我们的书房。线下,天猫开展了一场#书架之外皆是书房#的读书会,联动蔡崇达、九鹭非香、鲁豫,深入学生人群、泛年轻群体、高净值用户去倡导读书。
世界读书日已经过去了,为每一个还在坚持阅读的人鼓掌。也正因为世界读书日过去了,我们可以说:选择不读书也是一种阅读自由。今天,我们拥有更多获取信息、学习知识的方式,用你喜欢的途径去了解这个世界也挺好。
最后,祝大家翻书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