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背景
军都山滑雪场位于北京昌平区,是距离北京市中心最近的滑雪场,拥有7条总长超4000米的雪道,其中7号道作为国内难度最大的雪道之一,被称为“军都山七爷“并在雪友圈内广泛传播。军都山滑雪场继2023年雪季推出国风系七爷IP后,将“国风+滑雪”作为品牌营销传播的差异化锚点,期望在2024-2025新雪季通过沉浸式国风体验与创新玩法,持续深化国风系雪场认知、提升项目传播声量并带动购票入园。
POISE洞察
近年来文化自信与国风回潮已经成为社会情绪重要组成部分,从文旅目的地、头部主题公园到冰雪季各地头部雪场,纷纷推出国风/国潮主题活动或相关创意话题玩法;但另一方面需要清晰认识到——忽略项目本身所具有的与国风国潮/出游情绪的内在关联叙事,而选择【硬融国潮的跟风式营销】,无法带来真实的【目的地关联识别】&【与我有关的情绪购票转化】。
国风是一个宽泛而模糊的概念,军都山滑雪场与国风系雪场认知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强关联、更聚焦、更具体的情绪内核纽带;POISE团队在对项目特色优势与七爷IP调性进行分析研判后,提出从【国风国潮】到【奇侠江湖】这一核心策略洞察。“侠”一方面是中国人构建身份认同、表达价值诉求的重要文化符号,另一方面滑雪因其挑战极限修行、突破重力束缚的勇气赋予这项运动参与者自由浪漫特性,与【侠】精神内核产生跨时空共振。
基于核心策略洞察,POISE提出【奇侠江湖·踏雪聚军都】作为军都山滑雪场雪季营销活动主题,在项目KV创意上通过奇侠元素与七爷IP结合,重构【独具特色的雪场江湖场域】;
整个雪季锁定开板季—跨年季—寒假季三大重要营收增长节点,围绕“奇侠”主题进行剑网3跨界联动、雪场江湖换肤、奇侠江湖沉浸式演艺等线下体验活动落地&线上创意话题联合宣发等整合营销动作,登顶美团·门票站内学生打卡榜TOP1/自在滑雪榜TOP2;获新华网、新京报、北京交通广播等近10家官媒及文旅头部账号现场报道及广泛传播。
策略执行
开板季联动剑网3
打破次元壁垒,共创沉浸式雪场江湖
军都山雪场江湖将启,奇侠是构成场域沉浸式感受的决定因素;POISE团队在开板季积极引入剑网3资源促成品牌跨界合作。开板季落地奇侠驿站及军都山当铺互动装置,打造可滑、可看、可玩、可拍的差异化国风主题场景;滑雪教练组团变身游戏经典门派剑侠,上演御剑飞行表演滑,周末同步上线剑网3Coser雪场巡游互动;打破次元壁垒的创意玩法吸引粉丝及游客入场打卡,同时为开板季产出震撼吸睛的线上宣发素材,助力快速裂变传播。
作为国内头部MMORPG游戏——剑网3拥有2亿+注册用户,1150万+月活跃用户;国风武侠大世界的游戏背景VS军都山冰雪场景、游戏玩家社区的剑侠身份认同VS军都山国风武侠叙事,让虚实共生的场景打造更具传播度和话题性,快速渗透玩家内部,引发强烈共鸣。
美团上架玩家专属早鸟票
预埋话题引爆玩家“玩梗”讨论
跨界联动前期,在销售端预埋话题爆点,美团·门票站内同步上架剑网3玩家-大学生同价早鸟票,剑网3资深大粉账号全平台发帖跟进传播,撬动玩家积极评论爆梗——“没想到31岁了还能因为剑三享受跟大学生一样的待遇”在小红书相关评论区破圈刷屏,全网玩家UGC曝光超30W,吸引同城玩家线下购票转化
官方“活人感“宣发破圈
小红书爆文频出 撬动超百万曝光
开板季活动首发日,剑网3玩家大粉配合现场返图进行全网路透转发,巡游团队作为官方深度合作Coser组团产出优质视频笔记带话题发布;军都山官方账号以小红书为主阵地积极跟踪报导现场活动,并在评论区进行趣味互动;活动期间小红书平台产出多条2000赞以上爆文笔记,品牌官方账号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,涨粉率89%、互动增长1100%
随着品牌联动活动在线上线下收获剑网3玩家以及雪场游客的一致认可与广泛关注,剑网3以500万粉丝体量的品牌官方公众号宣发资源——头条发布本次跨界联动活动,单篇推文阅读量达7w+,进一步提升了活动影响力与品牌认知度、美誉度。
非遗火舞&超级IP贯穿雪季
延续开板热度,美团站内持续霸榜转化
延续开板季热度势能与“奇侠”基调,军都山滑雪场在跨年季以火舞奇侠为主题推出雪地非遗火舞大秀,成为北京首个上演火舞演艺的冰雪项目,冰火奇观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演,同时吸引各大官媒到场进行采访报导,成为刺激提升北京冰雪夜经济的重要举措与标杆项目之一。
跨年季期间在传播侧启动与蜜雪冰城线下门店的联合宣发,在北京重点区域门店及小程序上架【军都霸气】联名套餐-落地活动打卡物料,消费者购买套餐即可获得定制杯套、有机会获得滑雪免票大奖。通过门店定点投放精准触达本地出游群体,同时邀请雪王现身雪场、与美团IP-团团组成奇侠团开展巡游活动。
寒假季面向亲子群体引入超级飞侠IP,以巨型气模打卡+周末粉丝见面会形式带动亲子滑群体积极入园“追星”,增强“滑雪+”亲子体验,带动现场氛围提升及口碑传播。
POISE观点
文旅跨界合作是景区在当前行业发展形式下,打破传统营销局限、扩大景区影响力与传播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,但应避免陷入“为跨界而跨界、为联名而联名”的误区盲点;选择跨界合作资源及设计体验传播玩法时,需要考量是否能够与文旅景区特色化的场域/场景与独有的在地文化内涵有契合因素或情绪共振点,通过精准的策略洞察-整合营销传播规划,真正撬动双方流量声量,达成1+1>2的理想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