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成功
京东怒发“讨贼文”:某平台压榨数百万底层骑手,望好自为之回头是岸!
贝塔商业 04-22 11:39
关注 已关注
关注推荐 取消
时趣洞察引擎 用数据共创品牌未来。 关注
舒泽品牌手记 10年品牌增长实战派,不讲废话,只拆解能落地的真相 专研:品牌营销、品牌公关、用户运营 关注
灵感躁动 创意海报搬运工一枚 关注
脉脉 关注
冰瑞Brui 品牌策略 | 新品营销 | 内容营销 关注
投石tech 这是一场科技与认知的颠覆碰撞 关注
屏多多 屏多多——户外广告智能投放平台,聚合全国100万+台智能电子屏,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,精准覆盖潜在用户,助力品牌做好线下营销布局 关注
陈小步 TOB品牌营销,公众号【陈小步】 关注
爆款法则 新消费、新营销,揭秘爆款背后的方法论。 关注
赏丫儿 爱创作,写得了文案,做得了设计,剪得了视频,偶尔还去拍个片,会点Ps和Pr,英文贼棒,我可真有才hahh~ 关注


今天一早,京东官方号发出了几乎是有史以来言辞最激烈的文章之一,一纸“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”,不但疯狂点名某平台压榨骑手,逼迫数百万底层骑手二选一,还拿出杀手锏,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订单全部免单,外卖员如果有对象,对象也可以获得一份京东的工作,而且未来三个月将招聘十万名外卖员。

           

其实,这封不点名却句句直指美团的檄文,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又一场激烈厮杀的开始。不点名是一种艺术,用“某平台”代替,即使大家都看出来他在说谁,万一出了问题,京东也可以辩解:“我没有说你,怎么能确定是谁呢?”

           

所以同时,也有人认为,京东这么一封公开信有点道德绑架的“油腻”意思,甚至用外卖骑手兄弟代替所有人,也让一部分女性用户异议:没有考虑到还有女骑手。外卖市场的水越来越浑,京东的大手笔能坚持多久?这场斗争你怎么看?


01

京东没有点名,但把话都说尽了


我们来看看京东这封公开信:   

 


京东的亮剑姿态前所未有地直接。虽然整篇公开信刻意避开“美团”二字,但从“某竞对平台”到“幽灵外卖”的多重指控,京东几乎是把美团的商业模式和企业行为公开钉在了耻辱柱上。这种正面叫板,远超过往互联网企业间的明争暗斗。

           

背后的底气来自京东外卖业务的迅猛增长。从3月24日的100万日订单量到4月15日的500万单,京东用短短20余天实现了5倍增长。虽与美团近6000万的体量仍有距离,但这种增速已足够构成威胁。更关键的是,京东找到了突破口——“全职骑手五险一金”这一社会痛点。    

           

京东对美团的挑战不是简单争抢市场,而是要颠覆行业规则。零佣金政策打破了平台抽成常态;全职骑手社保挑战了行业用工模式;品质外卖的定位瞄准了“幽灵外卖”的灰色地带;超时20分钟全额退款则直接攻击对手的履约痛点。每一招都直指美团的要害。

           

这场战役的关键不在于京东目前占据多少市场份额,而在于它已成功将商业竞争上升为社会议题。通过把五险一金、食品安全等社会关切点融入商业较量,京东迫使美团必须应战,否则就等于默认了“剥削骑手”、“纵容劣质外卖”的指控。这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商业战术。


02

拿道德做文章的风险:京东能保证不变质吗?

         

不过,就像很多人担心的一样,京东这种高举道德大旗的竞争手法,其实也有风险。

           

首先是承诺的操作性问题。京东声称“为被封杀骑手保证足够单量,确保收入不降”,但“足够”的标准如何量化?如果无法实现,会不会导致骑手反过来出现不满?承诺给骑手对象安排工作实现“双职工”,则需要大规模落地,实际操作还需要看效果。

           

其次,公开信中质问某平台“十几年不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”、“极尽压榨之能事”,甚至引用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”的古训,情绪化比较明显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“永不强迫二选一”的承诺。作为市场后来者,京东目前几乎不可能要求骑手二选一,因为这对自己显然不利。这种承诺没有实际成本,有点像一个没钱的人宣称“将来我一定把99%的财富捐出去”。    

           

京东CEO许冉之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对骑手的保障、对商家的让利、与用户的互动,这些都是经过慎重讨论和计划的。”而现在的公开信则有点大力出奇迹、趁势打痛某平台的意思。对部分人来说,这是把商业竞争包装成道德审判。如果要坚持下去,京东则要防备类似之前的“兄弟论”的问题:早期员工都是兄弟,但后来表现不够好了呢?


03

把外卖的水搅浑:向阳而生还是向钱而生?

           

排除情绪化表达,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互联网新一轮激烈竞争的开端。京东入局外卖市场,本质上是对其电商模式受到即时零售挑战的反击。而美团在物流配送领域的持续拓展,也早已触及京东的核心阵地。

           

对行业而言,京东的参与无疑带来积极变化。骑手权益保障、商家佣金负担、食品安全监管等问题因竞争加剧而被重视,这对整个生态是正向促进。如京东所说,外卖行业确实存在诸多痛点,需要更多创新与良性竞争。

           

但商业竞争终究需要回归商业本质。美团报告的外卖部分利润率仅3%,这个数字或许有财务处理的技巧,但也说明外卖其实是一个很麻烦的业务。京东自己也提到,餐饮行业本身就有六成门店不赚钱。京东承诺利润率不高于5%,又启动外卖百亿补贴发大额券,宣布超时20分钟免单,还抛出一系列的组合拳,只考虑商业决策的话,意味着巨大的成本。    

           

所以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:这场战争能持续多久?京东能否长期承受五险一金的额外成本?美团会如何反击?当商业逻辑最终战胜道德叙事,京东能否维持当前的战略定力?

           

无论如何,京东已经成功撕开了中国外卖市场的一道口子。这种竞争对消费者、商家和骑手都是利好。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谁的道德更高尚,而在于谁能提供更好的服务、更公平的分配、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。



京东掀起的波澜也注定远不止于此。正如刘强东上个月在朋友圈所写:“利润、市值和财富,不应该建立在底层百姓无保障的生活之上。”我们实际期待的不是谁能在道德叙事上更胜一筹,而是谁能真正解决行业痛点,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,保护商家和骑手的权益。京东已经踏上这条路,无论是为了抗衡美团还是真心改变行业,这场战争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。  


注: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,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