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 | 杜少君(广告洞察主笔)
在犬类的世界里,品种繁多,国外的犬种有着鲜明的品种特征和响亮的名字。比如金毛寻回犬、贵宾犬。但中国本土犬,无论外形、体型、性格多迥异几十个犬种,都只能共享一个名字——“土狗” 。
“土”的刻板印象,让牠们更容易被忽视、被弃养,牠们随处可见,却好像从未被真正“看见”,牠们一生都伴随着“土”的标签。
不过最近,终于看到有品牌站出来为中华田园犬正名了,这组为中华田园犬正名的海报,受到许多路人的关注。
这是名创优品联合它基金发起的#人别叫我土狗#公益campaign,展开一场针对中国本土犬认知偏见的“去标签化”的营销。名创优品带头打破偏见,让中华田园犬被更多人看到。
一场“去标签化”的营销
为被污名化的“土狗”正名
每年的3月23日是国际小狗日,这是专门为那些萌到犯规的小狗们设立的。这个节日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看到小狗的可爱模样,另一方面,是为了引起大家对幼犬滥育场问题的重视。
但国际小狗日当天,在上海一次有关中华田园犬的街采调查中,受访的养宠人中有超九成不认识中华田园犬品种。他们被统称为“土狗”。
在中国,每10只流浪犬中确实有7只是本土犬种,其中大部分是中华田园犬。
中华田园犬是中国本土犬种,曾被称为“土狗”,是中国最古老的犬种之一。它们不仅性格温顺,忠诚无比,还具有守护家园的特质。然而,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本土犬种的忽视,中华田园犬的数量急剧下降,生存状况堪忧。
许多中华田园犬被贴上“廉价”和“土气”的标签,导致它们在城市中被遗弃或成为流浪犬,俨然是狗界鄙视链底端的存在。
每一种中国小狗,都值得拥有姓名。为了帮土狗正名,也带大家更好地分辨和记住中国本土犬。名创优品拍摄了一支短片,以#人,别叫我土狗 #为主题,用短短 30秒的时间,带领观众认识各种中华田园犬。
短片采用独特的创意,让小狗们进行自我介绍,向人类发出 “别叫我土狗,叫我具体名字” 的呼吁。
在这30秒里,短毛唐狗、西施犬、京巴犬、太仓小猎犬、玄卫田园犬等犬种纷纷亮相,每一种犬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。这种创意十足的方式,不仅让观众记住了这些犬种的名字,更重要的是,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华田园犬,改变以往的刻板印象。
除了短片,名创优品还以各品种的中华田园犬为主角,拍摄了一组可爱又时尚的大片,替中国本土犬发声。
海报文案以狗狗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介绍,科普每个品种的小狗,纠正大众对本土犬种的模糊认知。
人,别叫我土狗,叫我西藏㹴
这些画面和文案简单直接,却有力地传达了尊重每一个犬种的理念。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每一张海报上的小狗照片都标注了领养状态,同时还展示了名创优品义卖专区的宠物产品,如宠物T 恤,潮流配饰、重构其“土气”形象,并直观呈现商品使用效果,将科普与商业巧妙结合。
通过“土狗”这一带有贬义色彩的统称与具体犬种名称的对比,直击公众对本土犬种“模糊认知”的痛点。
打破“品种歧视链”
提升对本土犬种的尊重与保护
与此同时,名创优品还将这一组小狗科普海报,投放到了线下,不仅让牠们的名字刷屏CBD及全国4000+门店,更同步在线上线下开展主题义卖活动。
萌态可掬的小狗,充满治愈的画面,吸引着线下路过的行人。
地铁站和热门商圈作为人流量巨大的公共场所,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经过,这些科普广告能够接触到不同年龄、不同职业的人群。让线下的行人停下来了解这些被忽视的本土犬。
名创优品的线下科普实则完成了一次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“认知矫正”,通过具象化展示各品种特征,用视觉语言证明:它们不是“土狗”,而是具有明确血统身份的中国原生犬。
从品牌策略来看,名创优品选择在国际小狗日这个时间节点开展活动,可谓颇有营销巧思,借助这个节日的影响力,将中华田园犬作为主角,成功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。
通过线上短片和线下海报、地铁站宣传等多渠道的整合营销,名创优品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传播矩阵,让“爱无关品种,守护中华田园犬” 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这种将公益与品牌宣传相结合的策略,既提升了品牌的社会形象,又为中华田园犬的正名事业贡献了力量。这一举措,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营销活动,更是对本土犬种的尊重与保护。
在评论区,不少网友晒出自家狗,为小狗正名。
名创优品在地铁站投放中华田园犬科普广告,具有多方面的深远意义。
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,中华田园犬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一部分,在漫长的岁月里,中华田园犬陪伴着人们狩猎、看家护院,与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。
然而,随着外来犬种的涌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中华田园犬逐渐被边缘化,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们有自己的品种名称和独特的文化价值。
名创优品的线下广告科普,让人们重新认识这些陪伴了我们数千年的“小伙伴”,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的本土犬文化。
在社会层面,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动物保护的意识。关爱流浪动物、反虐待动物等动物保护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,但人们对于本土犬种的保护意识还相对薄弱。中华田园犬由于被贴上“土狗” 的标签,常常被认为是低价值的犬种,遭受忽视和虐待的情况时有发生。
名创优品通过科普广告,让人们认识到它们同样是值得被关爱的生命,从而激发人们对所有动物的保护意识。
这样的公益营销,从单纯的“救助流浪动物”升级至“本土犬种文化保护”,赋予品牌社会价值高度。
另外,名创优品还打造了「名创公益蓝」中华田园犬领养专场,将于全国多城陆续开启,即日起至4月5日,名创优品指定门店及小程序-义卖专区宠物用品的销售所得,将全部用于中华田园犬流浪动物科学救助。
品牌通过这样的活动,让越来越多的人能认识到中国本土犬的可爱与珍贵,摒弃对它们的刻板印象,用实际行动去关爱和守护这些可爱的生命,让每一只狗狗都能拥有温暖的家,不再流浪。
将善意转化为品牌资产
践行公益营销长期主义
这其实不是名创优品第一次联手它基金做公益营销了,近年来,名创优品在公益领域不断发力,践行品牌长期主义。
2023年,名创优品宣布捐赠1000万元成立“名创优品小动物保护公益基金”项目,将公益行动升级为品牌战略项目。
去年9月,名创优品携手它基金成立的“名创优品小动物保护公益基金”,启动了「流浪狗变身搜救犬」公益项目,将流浪犬训练成搜救犬,巧妙地将宠物议题切入应急救援的公共安全领域。
去年10月,名创优品 「公益蓝专区」在全国超 1400 家门店及其小程序商场”上线,消费者每购买一件专区商品,每售出一件指定商品,名创优品将捐赠1元公益善款,用于流浪动物科学救助。
通过这种方式,名创优品不仅为流浪动物救助筹集了资金,还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。
名创优品将公益与商业连接起来,通过公益活动提升品牌形象,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;而公益产品的销售所得又为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支持,形成了商业与善意的良性循环。这种公益营销模式,不仅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发展,也为品牌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名创优品这场campaign的深远意义在于:它没有停留在单纯呼吁阶段,而是重构了社会认知。
它打破了人们对中华田园犬的刻板印象,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到这些可爱的毛孩子。通过创意广告、线下科普和公益营销活动,名创优品在商业与公益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,践行了公益长期主义理念。
希望有更多的品牌能够像名创优品一样,关注本土犬种,关注动物保护事业。摒弃偏见,让每一只狗狗都能拥有温暖的家,不再流浪。
因为,爱无关品种,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。每一只中国小狗,都值得拥有自己的姓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