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短剧作为智能视听新物种,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。从发展背景来看,AI 视频生成技术突破与国内短剧商业化浪潮为其提供了机遇。AI 短剧借助 AI 技术参与创作,具有多种类型,能带来新颖体验且制作效率高。
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纷纷布局,推出多部文化精品,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,引发网络热议,大众期待度较高。但目前 AI 短剧也面临诸多挑战,如叙事题材局限于玄幻神话,难以吸引更广泛受众,商业模式尚不明晰,技术也有待完善 。
不过,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。未来,通过融入多元文化、推动技术迭代、满足用户需求以及探索成熟商业模式,AI 短剧有望激发新质生产力,在内容创作领域实现更大突破,成为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的新动力。
大模型技术发展促使 AI 视频生产技术加速落地,2024 年多项成果涌现。如 OpenAI 发布 Sora、谷歌推出 Veo2 等,在视频时长、分辨率、一致性等方面取得进展。AI 视频生成应用场景拓展,在影视、广告等多领域应用,“AI + 短剧” 成为热门。AI 视频生成技术能降本增效,提升用户兴趣,为 AI 短剧发展奠定技术基础。
#国内短剧商业化狂飙突进,AI 短剧迎来重大机遇
国内短剧发展迅猛,2023 年上线 1059 部,2024 年预计达 1350 部,市场规模 2024 年预计 504.4 亿元,2027 年有望超 1000 亿元。用户规模截至 2024 年 6 月达 5.76 亿人,超过多种基础数字服务。国家重视短剧发展,“短剧 +” 模式渗透,“AI 短剧” 出现。短剧的繁荣发展为 AI 短剧提供了广阔市场和政策支持,使其发展机遇巨大。
AI 短剧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创作或制作的短剧,核心特征是技术驱动。其类型多样,剧本生成型由 AI 生成剧本,角色设计型 AI 辅助设计角色,场景构建型用于构建虚拟场景,视频生成型直接生成视频内容。AI 短剧能提供新颖创意,打破传统局限,提高制作效率。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《千秋诗颂》依托大模型,聚焦诗词展现家国情怀;央视频的《中国神话》是国内首部 AI 全流程微短剧,引发热议;河南卫视的《中国瑞兽》用 AI 展示传统文化。这些主流媒体作品借助 AI 技术,推动传统文化传播,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。
抖音与博纳影业合作的《三星堆:未来启示录》结合科幻与历史文化;快手的《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》是原创奇幻微短剧,播放量超 5000 万。商业平台借助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,探索 AI 短剧商业价值,推动行业发展。
AI 短剧可融入多元文化,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故事吸引观众,成为跨文化交流桥梁。技术迭代升级能提升短剧视觉和叙事效果,推动 AI 工具集成平台构建。平台为短剧提供支持并探索商业化路径,用户需求和反馈促进短剧创新发展。
完整内容,请下载PDF后查看:
更多内容,请开通会员后查看;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
PDF下载在PC端
本站(PC网站、手机网站、APP等)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告知,本站将及时处理或撤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