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成功
华扬联众 李浩:体育营销需要长期主义
观察 2022-12-20 14:12
关注推荐 取消
百度健康 关注
广告时评 关注
职场人的烧烤摊儿 品牌营销 | 互联网运营,公众号:职场人的烧烤摊儿 关注
黑马良驹 做过10年的媒体记者,2010年创业建立锐马传播,专注新媒体传播和社会化营销。 关注
陈叫兽 某公司营销策划总监。 微信公众号:洞见创意。 感谢关注,长期分享商业模式、营销干货、策划知识。 关注
南素简 4A广告营销策划师,自由撰稿人,广告门、梅花网、数英网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认证作者,公众号「南素简」(af323623) 关注
风起林程 带你与趋势共舞,捕捉财经风向,成为财富觉醒者。关注5分钟,少打10年工。 关注
创意脑洞 为创意发生~ 关注
桃禅仙吏 关注
品牌议题 品牌与商业观察百科全书;持续关注消费时代下的品牌红利,探究市场的“慢变量”和“大逻辑”。 关注

要问2022对中国营销同仁们影响最大的大事件,北京冬奥会必定名列榜上。

 

本届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于2022年2月4日开幕、2月20日闭幕,中国队以9金4银2铜的成绩刷新历史最好成绩,谷爱玲、苏翊鸣等人的名字在此期间频上热搜,变得家喻户晓。

 

一时间,人人都在谈冬奥。也正是此刻起,冬奥占据营销人生活。

 

而华扬联众作为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传播代理服务独家供应商,携手北京冬奥组委,在整个冬奥期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。华扬联众的公关事业部客户总监李浩从赛事、传播、受众、品牌四个方面为广告门的观众分享了他在体育营销的心得。

会员内容.png


宏观赛事角度来看,本次冬奥突出一个“热闹”。

 

主场作战优势使得各大社媒指数飙升至千亿级别,一张图、一条段子的转发都被包含进庞大的数据池,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使得奥运赛事浅性影响力增加,但李浩同时也表示,按长远IP的规律来看,奥运赛事的深度影响力却在逐渐减弱。

 

从传播层面来看,媒介和内容都显露出一定的特性。

 

李浩预测,未来短期内大赛事的媒介传播将会延续这次的黄金三角:央媒定调保障传播下限,视频平台转播点播带来传播高潜增长,社媒话题发酵则用来提升传播上限。

 

内容方面,场内基础规律依然不变,民族情绪和国家集体荣誉是核心的传播元素,集体项目、金牌依然是最炙手可热的关注点。而对于场外的年轻观众来说,本届奥运会的内容传播似乎在复制娱乐圈玩法,离不开“3B(baby、beauty、beast)原理”——美的、可爱的、奇特的事物总会吸引更多眼球。

 

“年轻率真,敢说敢为”、“热爱,笃定目标”成为受众公认的偶像观。李浩也大方分享了在这样的偶像观下,华扬联众对Z时代运动偶像的筛选标准。面对娱乐明星频频“塌房”,体育偶像热度是否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,的确是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
 

千亿级流量面前,品牌在赛事营销频频陷入困境。

 

从蒙牛、伊利等传统体育营销大户,到体育营销的新玩家康师傅、三棵树……无论大小品牌都想在这场世界瞩目的盛会里分一杯热闹的羹。但千亿级流量带来的焦虑、追不到热点的模糊感、以及赞助广告是否真的具有性价比的困惑却持续困扰着每一个品牌。

 

体育营销是长期主义,要把体育与品牌及产品的核心利益点长期绑定,将体育的基因长期性的融入品牌,来获得体育带来的长期价值。在这个前提下,我们就可以有更长远的眼光格局,淡然面对短期性的流量焦虑、热点困惑。”李浩针对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的同时,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
 

“通过一系列长期的动作,把体育的人口转化成消费的人口,这样的转化是更深刻更有说服力的模式。”李浩毫不吝啬自己对于长期主义的看好与支持。或许正如他想表达的那样,赛事常有,品牌常有,而拥有赛事基因的品牌不常有——品牌需要在长期的、坚持的运动基因塑造中,打造独属于自身独一无二的 “赛事盛典”。


2022金瞳奖 华扬联众 体育营销 北京冬奥

本站(PC网站、手机网站、APP等)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告知,本站将及时处理或撤换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