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5戛纳 “幼狮杯” 中国冠军选拔赛终审会的现场,电通创意(DENTSU CREATIVE)执行创意总监李宗勳(Nick Lee)以评审的身份亮相。
李宗勳,广告从业经验超20年,拥有丰富传统广告经验背景的他,善于将创意与科技融入到工作项目中,并成功打造出许多优秀案例。Nick 于快消、母婴、消费金融、电商、汽车等不同领域打造创意,合作的品牌有康师傅、宝洁、肯德基、必胜客、可口可乐、迪士尼、雅培、诺优能、戴森等。
谈及创意表达,Nick 强调:“在品牌营销中,讲好故事的能力始终是核心竞争力。我们反复探讨创意的本质,是因为无论技术如何革新 —— 比如当下 AI 能实现过去难以想象的特效或缩短制作周期 ——‘创意内核’和‘叙事逻辑’永远是创作的原点。只有真正的好故事能驱动观众关注、引发情感共鸣,甚至激发讨论热潮。我并不排斥技术炫技,在合适的项目中展现技术力无可厚非,但创作者必须坚守初衷:明确洞察、锚定核心表达,这才是创意的灵魂所在,绝不能因追求形式而丢失本质。”
在赛后间隙,《现代广告》与李宗勳展开深度对话。
Q:此次参加戛纳幼狮中国区选拔赛,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?您如何评价戛纳幼狮比赛?
A:本届赛事看到许多优秀的年轻创意人,以敏锐洞察与技术协同创作,在严苛的限时提报时间内完成提案,考验选手在强大压力下的综合反应能力,参赛的选手们都充满了热忱并展现出年轻人的自信。戛纳幼狮中国区选拔赛不仅考验作品质量,更强调英语提案能力,成为年轻创意人连接国际舞台的核心跳板。
Q:结合此次评审,反映出行业的哪些发展趋势?请举例说明。
A:< 技术赋能创意 > AI被视为创意辅助工具,选手将其融入策略生成或视觉表达,但核心创意仍需要精准的思考与洞察。
< 社交媒体融合 > 社交媒体的整合传播在当下环境十分重要,许多参赛作品也都有充分考量到并融入方案中。
< 品牌行动化 > 广告从“说服”转向“行动”,透过不同维度作法与内容增强用户参与感与落地性,并提升销售转化。
Q:对于即将参加全球赛的获胜选手们,您有哪些建议?
A:< 核心创意优先 > 突出“一针见血”的洞察,说清楚idea,不要太多铺陈。
< 善用跨文化符号> 突出中国文化自信并能国际化的表达,用视觉或情感共鸣弥补语言障碍。
< 强化提案表现力 > 调动现场感染力,多训练英文表达能力与肢体语言,能在短时间内清晰传达核心信息。
Q:对于失利未能获胜的选手们,您对他们有哪些建议和鼓励?
A:< 失败≠能力不足 > 可复盘作品的问题点,是来自现场表现,语言表达或其他方面的欠缺,客观的分析吸取经验。
< 赛道选择>盲目竞争> 不一定要扎堆热门赛道(如数字营销),也许可探索小众领域建立差异化优势增加胜率。
Q:面对广告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冲击,对此您的态度是什么?
A:创意本质仍是经由深刻的洞察来“解决问题” ,并提出有效的内容作法,帮助客户转化成销售数字。我们需要尽快适应技术的变革而不是逃避,拥抱学习让其成为创意赋能的工具,但也要避免创意机械化与同质化,从“流量收割”转向“情感共鸣”更深层次的营销目的,且不能忽视品牌长期建设的重要性。广告行业应该是不抗拒技术跌代,并要与时代变革同步。
-ENDS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