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拉的营销学习笔记
2025-11-13
这两天被亨氏的全运会主题海报刷屏,简单清新的创意让人觉得眼前一亮,网友惊呼“好久没有这种能让人停下来欣赏的广告了”。
·想赢的番茄在亨氏里!
海报以番茄的绿梗为创意点,把全运会的竞技项目融入其中,搭配slogan来看,是想传达亨氏番茄酱用料优质。

线下的地广可以说是满足了出圈的一切条件:
鲜明但不吵闹的颜色对比、重复的番茄元素、细看有“熟悉的惊喜感”的设计,而且简单有趣。

据说乙方一开始的红色底以突出绿色部分的创意,但亨氏最终选择用浅色底。现在看来还是很有远见的。

在线上,亨氏还发布了一支创意短视频,动态地展示“会运动的番茄梗”,完美契合全运会的主题。
不过也有网友提出质疑,这波曝光有实际意义吗?能带来实际的销售转化吗?
但事实上,亨氏作为番茄酱赛道的头部品牌,已经建立了“番茄酱=亨氏”的用户心智。
品牌要做的就是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,目的在于强化品牌形象,让用户建立思维捷径,提到番茄酱,甚至是提到番茄,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亨氏。
这对用户决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。

再比如可口可乐,地球上无人不知的品牌,每年依旧会拍很多与“快乐”相关的广告,也是通过重复加深用户的品牌印象。
海外亨氏其实很早就开始做“聚焦×重复”这个工作了。
他们以“It has to be HEINZ”为核心主题,推出了一系列让人“wow”的创意。
1、大家眼中的番茄酱
亨氏随机邀请路人“画一瓶番茄酱”,结果自然全是亨氏。
“我是第一名,但我不说,我让用户说”。非常有说服力的广告。


2、AI眼中的番茄酱
亨氏用AI图像生成器DALL·E2,让用户自行输入“ketchup+任意词汇”来生成图像。
虽然画风千奇百怪,但主体都是亨氏番茄酱的瓶身。
一次典型而且好玩的AIGC案例。


3、决不能浪费,因为它是亨氏
不管亨氏番茄酱掉在哪,都必须第一时间舔干净,决不能浪费。

4、只有亨氏是值得等待的
在亨氏番茄酱上桌之前,用户是不会开动的。


5、番茄酱欺诈
亨氏发现有的餐厅会把劣质番茄酱灌装到自家的包装中。
对此亨氏没有选择正经批判,而是出了一组既幽默又讽刺的海报,展示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道理:番茄酱必须是亨氏的。


写在最后
亨氏:用伞形结构打造自己的内容池。
围绕一个核心主题:It has to be HEINZ,用不同角度,不同场景的子主题去证明它,内容汇集在一起就像一把伞一样。
这种模式下,内容的产出就会变得多、快、好、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