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1日晚起,“刘强东亲自送外卖”、“向骑手兄弟敬酒”、“东哥BOSS直聘”等热点,一个接一个刷屏,点燃了罕有的外卖大战!
网友们一边领券吃瓜、一边为这波商战助威:继续打,别停,爱看。
007跟着网友们吃瓜的同时,也忍不住好奇:
作为外卖行业的后来者,京东外卖到底是凭什么,开局就打响全网围观的商战?这就离不开刘强东领衔的京东外卖公关三板斧:借势开炮、多重许诺与“东哥”人设营销。
“开炮”同行借势
抢占道德高地后发制人
这波外卖大战,率先让全网关注的,就是京东外卖直接向同行“开炮”。
京东外卖通过不小心泄露的“内部录音”和“不打口水仗”的公关发声,痛批当前行业生态等等,并放出“京东外卖利润不准超过5%”的豪言。这一波不仅成功造势,还迅速抢占道德高地。
像这样“开局就找行业老大开炮”的借势战略,在京东公关战中屡见不鲜。
在家电电商大战中,刘强东就率先同行开炮。2012年刘强东在微博向苏宁、国美宣战,声称“京东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、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%以上”,由此打响了著名的“8.15大战”。
5年后历史重演,在一次采访中刘强东再度向国美、苏宁开炮称,在宿迁京东电商占有率已是第一,但仍有国美、苏宁的店。这对于京东而言是耻辱!随后,更扬言把国美、苏宁赶出宿迁。
在其他品类战、电商大促战中,这一战术也被应用得炉火纯青。例如在当年“当当封杀门”中,刘强东亲自下场炮轰刚上市的当当网“搞垄断”,并宣布京东图书“折后再降价20%”,不允许图书业务盈利等等,同样的话术也移植到了这次外卖大战里。
从京东“开炮”同行的故事里,不难看出其一以贯之的战略打法:
1、贯彻“非对称打击”,用边缘或新业务,向对手核心腹地开炮
这对已是行业头部的对手来说,是相当不乐见的,无论是这次的外卖大战还是此前的图书大战,都是如此。不过,随着商战经验的累积,这次各大平台外卖平台也迅速回击,如淘宝闪购下场加码饿了么外卖补贴、红包福利,巩固既有用户和市场,防止被吸走。
2、开启“许诺模式”,对消费者、商家、骑手进行“花式承诺”轰炸
在屡次炮轰头部的战场上,京东曾多次对消费者许下了“不高于同行”的价格优惠,抢先开启价格战。而此次外卖大战中,京东外卖也抢先对消费者承诺“品质外卖”,只做堂食商家,并用“0抽佣”招募商家等等。
刘强东还承诺外卖全职骑手“永不外包”、“五险一金”等就职保障,这跟此前东哥在各大场合承诺过的“保证快递员收入高于县长”“工作五年以上一人一个iPhone” “造房子成本价卖给快递员”等一样,一个个承诺宣言,可以说深得人心,让京东外卖怒刷“道德好感度”。
草根人设与兄弟文化
“刘强东骑手服街拍”、“东哥取外卖被卡餐一脸茫然”、“火锅宴和骑手碰杯”……从最近的热搜里,还不难看出,京东外卖这波大出圈背后的最大功臣——刘强东“东哥”。
“东哥”在这场看似即兴的“偶遇被拍”背后,其实离不开“精密”的人设IP设计:
刘强东有着“战前必上阵”的传统,在公关策略上则需要配合上适时的“偶遇路透”:2009年京东物流起步阶段,刘强东就开始亲自送快递,2014年京东上市的首个618,东哥又亲自给消费者送货;2025年外卖大战化身骑手送餐,最近甚至穿着猪猪侠带着京东二维码的T恤出现在东京街头。
东哥每次“亲民活动”,都伴随和同行的激烈竞争,还都能恰巧被网友拍到。网友都纷纷调侃“东哥衣柜里工服恐怕比西装多”。
总结来说,“东哥”偶遇营销,成功将刘强东CEO身份,符号化为“打工人代言人”东哥,吸引不少吃瓜群众路转粉,甚至成了“东哥铁杆粉丝”。
此次外卖大战中,东哥再度延续了“草根打工人”和“兄弟情”,赢得不少“兄弟”粉。
从饭圈到破圈
商战变成“东哥应援战”
不得不说,从高调开炮“对家”抢占道德高地,到全面承诺赢得人气,再到草根人设、兄弟文化,汇集成“东粉”——“东哥”算是把饭圈套路也吃透了。
在一轮轮的热点烘托下,不少“京东粉”开始为京东外卖主动打call,把一场外卖商战变成了浩浩荡荡的“东哥应援战”。有粉丝把东哥图片打印出来做成了大海报,在街头展示,有宿迁商家组织全城餐饮老板挂上应援横幅,还有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看东哥视频,并且要求集体以水代酒敬东哥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当下部分粉已然高度“饭圈化”,不仅开始自动“反黑”,甚至开始上头,不允许任何反对声音,守护心中完美的“东哥”和京东。
京东公关三板斧并非万能
“旗开得胜”背后的隐忧
从炮轰同行造势,到花式许诺聚势,再到兄弟人设借饭圈玩法破圈——京东公关三板斧,看似已经在外卖开局中旗开得胜,并占领道德感高地,但同时也有许多隐忧同步隐埋其中:
1、道德高地vs利润不超5%?
刘强东曾在内部讲话中明确表示,“京东外卖永远赚的净利润不允许超过5%”。但外卖业务并非高利润行业,根据摩根大通的数据,美团外卖业务2024年净利润率仅为2.8%,且从开展该业务以来,长期处于亏损状态,2023年后盈利才有好转。2024年全球九家主流外卖平台预测净利润率在1.5% - 3.3%之间,Uber旗下的Uber Eats以3.3%的净利润率暂居榜首。
想要维持5%的净利润,同时还要做到:用户能点低价外卖、商家能0佣金入驻、骑手拿五险一金,这对任何一家外卖平台的长期经营来说,都是一个不可能的三角,这可能导致平台亏损,要么其他人利益减少。
对此,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两派声量:“支持派”称“外卖平台贵两块钱,就当给骑手众筹”,而“务实派”则表示“消费者或骑手,都不应该承担企业转嫁的道德溢价”。
2、花式承诺如何100%兑现?
平台对消费者、商家和骑手的“承诺”能否完全兑现,势必成为京东外卖立足之本。
如,一些消费者开始在社交平台吐槽价格还不够便宜,配送时间略长;骑手也反馈平台预留时间短、系统压单;部分商家则反应平台补贴等问题。
此外,京东外卖最大招牌之一“品质食堂”,也被爆出个别商家审核造假等问题。这些承诺和把关,都需要一步步夯实、兑现、解决,更需要时间。
3、深度捆绑“东哥”的舆论风险。
最后,深度捆绑CEO刘强东——“东哥”草根打工人及兄弟人设,在舆论顺风局里有益,但也极易因“东哥”憨直的性格及言行,波及业务及公司本身。
尤其“东哥”及京东、京东外卖,累积了不少“高度饭圈化”的粉丝和用户,一旦产生CEO舆论危机,饭圈效应也是有反噬的一面的。
总的来说,刘强东及京东外卖,在没有做任何广告的情况下,通过“开炮”、“许诺”、“兄弟”及“饭圈”多管齐下,短短20天,让京东外卖鹊起,算的上是旗开得胜!
但,从0到1容易,从1到1+1乃至1+N,就需要真正的内力与耐力了,这就留给“东哥”及京东,时间试炼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