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内打开

可口可乐的"反思"

永刚 2025-04-17
关注推荐 取消
梁玟玟 自由撰稿人 关注
Slide 2
Slide 3
Slide 4
Slide 5
Slide 6
Slide 7
Slide 8
Slide 9
Slide 10

在前不久的 2025 Adobe 峰会现场,Adobe CEO 沙塔努·那拉延(Shantanu Narayen)邀请可口可乐 CEO 詹鲲杰(James Quincey)进行了一场“炉边谈话”。詹鲲杰对可口可乐的品牌战略进行了详细剖析,并公开回应了去年底那支AI圣诞广告所产生的争议。



“首席僵尸品牌杀手”


谈话从詹鲲杰在2017年首次以 CEO 身份与可口可乐员工会面的追忆开始。在当天的员工会议上,詹鲲杰没穿西装,喝的饮料也不是可口可乐。


这样大胆的行为给当时等级森严的可口可乐公司带来了不小的震撼。被问到这样做的用意时,詹鲲杰表示,原因只有两个:


1.时代变了,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需要与时俱进。


2.产品要变——“我们在战略上陷入了困境,大家首先想到的总是可口可乐,而如果我们想成为一家‘全品类饮料公司’,就需要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”,他特别提到:“销售我们生产的产品和生产畅销品,不是一回事”。


詹鲲杰大刀阔斧的改革需要想办法让更多人印象深刻,看似随意的穿搭和饮料背后,其实全是“心机”。


“一切都需要沟通。但沟通的重点不是PPT的内容,不是屏幕上花里胡哨的炫技,也不是CEO说了什么,而是他做了什么”,“事后大家回忆起那场会议,会想起我穿了条牛仔裤,没喝可口可乐,而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有效沟通”。


8年过去,詹鲲杰已经将可口可乐成功打造为“全品类饮料公司”。现在,可口可乐拥有200个品牌,其中30个品牌的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。但同时他们也面临一个有点“凡尔赛”的问题——想做的有点儿太多了。


“我是创新的‘首席鼓励官’,但也是‘首席僵尸品牌杀手’”。詹鲲杰提到,5年前,可口可乐曾有400个品牌,当时决定砍掉一半品牌后,每个品牌经理都抱着“再做个campaign、再产出点儿新内容没准儿就能起死回生”的想法试图挣扎,但他知道,这些品牌气数已尽,一切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。


“AI翻车”


“其实那支广告挺不错的”。


在这场谈话中,詹鲲杰正面回应了去年那支AI圣诞广告产生的争议。



“那支圣诞广告里有北极熊、有卡车……而且制作成本很低、制作周期也更短。但遗憾的是,AI无法控制面部表情,观众只会觉得广告里的人物根本没有生命”。


詹鲲杰承认,AI生产工具提供的无限定制和反复修改能力非常诱人,但它确实还没达到可以让我们制作所有广告的阶段。但他也认为:“如果有一天AI真的能突破这个问题,那将发生一场巨大的营销革命”。


“生成式人工智能进步飞速,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用,但我们必须跳上这列火车,因为这就是未来的走向。”


Adobe CEO 沙塔努·那拉延紧接着追问道:如果说当下我们正处于AI赋能创意和营销的拐角,你认为未来会发生什么?


“那将是一场发生在光谱两端的斗争。”


“一端,是伴随AI技术带来的降本增效,品牌可以用更多的预算来实现精准营销,并通过数据反馈不断对内容进行优化调整,直到消费者愿意点击。另一端,则是恼火的消费者,他们将迫切希望能购买可以屏蔽一切的应用程序。”


当这一切发生时,可口可乐将把预算花在哪里?


“到那时,消费者唯一不能避免的就是现场体验,看看音乐产业发展到现在是怎么做的就知道了。”


“创意和成本之间的相互作用、恼火的消费者和现场体验,这三个极点之间的相互作用,将会使位于中心的‘创意质量’越来越重要——‘我只愿意让最好的东西进入我的世界,而不是各种垃圾邮件’。”


“而这,就是可口可乐接下来要做的。”

关联公司: 暂无
标签: 可口可乐
这文章很赞

本站(PC网站、手机网站、APP等)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告知,本站将及时处理或撤换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