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内打开

今年妇女节宣发,各大商圈的户外广告杀疯了……

关注推荐 取消
梁玟玟 自由撰稿人 关注
Slide 2
Slide 3
Slide 4
Slide 5
Slide 6
Slide 7
Slide 8
Slide 9
Slide 10


今年妇女节,在互联网声量最大的不是各家品牌出的campaign,而是各大城市商圈的户外广告:


信阳西亚城



兰州万象城



南京景枫中心



成都天街



一句句掷地有声的文案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。


可以看出,当下社会对女性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了。


再结合品牌们今年在女性营销上的动作,必须承认,在流量红利消退后,品牌价值观的建设,才是2025年内容营销的核心命题。


比如耐克聚焦女性运动员的超级碗广告、多芬呼吁女孩自信的“These Legs”、lululemon请来78岁健身达人重新定义“超级女孩”。



女性营销:从“标签化”到“打破认知”


1、挑战传统桎梏,重塑性别叙事


品牌不再满足于“独立女性”的单一标签,而是通过解构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,传递更具颠覆性的价值观。


例如,耐克2025年超级碗广告《So Win》以“你不能主导,所以去主导”为核心,直面社会对女性“不够强硬”、“不应争胜”的偏见,将竞技精神与性别平等深度绑定。


这种叙事跳出了传统“赞美女性”的框架,转而通过“对抗性表达”引发共鸣。



2、从“功能满足”到“情感共振”


女性消费者对品牌的期待已经不再局限于产品实用性,情感认同的占比越来越大。


就像lululemon请来78岁的健身达人,作家Joan MacDonald来演绎“活出生动” 的理念。



广告未提及任何产品功能,却因为这样一张户外海报在小红书爆火。


而典型的负面案例,则是SK-II今年的“素的,我敢”。


以伪素颜挑战当代女性多元化选择的审美取向,就算产品有一定的功能价值,消费者也不愿意再买单。



为什么说2025年一定要重视品牌建设?  


1、流量见顶与消费者决策理性化倒逼转型 


2024年,钟薛高、完美日记等依赖流量红利的品牌遭遇增长瓶颈,暴露出“重投放、轻品牌”模式的致命缺陷。



与此同时,消费者在信息过载中形成“广告免疫力”,单纯的价格促销或功能宣传难以驱动决策。


凯度相关研究表明,品牌心智的构建可使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提升30%。


当电商、直播等短期转化手段边际效益递减,品牌回归长期价值的积累是迟早的事。  



观夏妇女节:和世界玩儿


2、竞争差异化需求催生“心智占位”


在功能性差异逐渐模糊的消费市场,品牌更加需要通过价值观来建立独特性。


耐克前任CEO就曾因为过度依赖绩效营销导致NIKE的品牌形象模糊,新任CEO Elliott Hill上任后,立即重启NIKE的品牌复兴计划,通过超级碗广告、奥运营销等重大营销重塑品牌精神。



与此类似,lululemon在超级女孩的定义上,也做出了颠覆性的调整。


从倪夏莲到Joan MacDonald,更多元、更真实的女性形象被展现在用户面前。  



2025年是品牌力的“觉醒年代”  


正如我们营销界老法师彼得·德鲁克所言:“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。”


而创造顾客的核心,在于构建一种超越交易关系的价值认同。


当产品日趋同质化,当电商、直播、促销广告的流量见顶,品牌只有回归品牌力本身,才能穿越周期。

关联公司: 暂无
标签: 妇女节
这文章很赞
注: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,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