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营销 , 回归情绪价值
Cathy
2025-02-13
关注推荐
取消
梁玟玟
自由撰稿人
关注
Slide 2
Slide 3
Slide 4
Slide 5
Slide 6
Slide 7
Slide 8
Slide 9
Slide 10
在岁末年初的喧嚣中,总能在抖音等社交媒体上看到类似的吐槽:“年味淡了” “过年已经回不到小时候的感觉了”。
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情绪在年轻人群体中悄然蔓延——他们一边感叹着过年似乎已经回不到儿时记忆中的热闹与纯粹;另一边,尽管嘴上抱怨,身体却很诚实,年货照样囤,新衣新美甲新发型一样不落,家庭出游计划也早早提上日程。“口嫌体直”的矛盾表现,无疑折射出当下年轻人过年心态的真实写照:在担忧年味流失的同时,内心深处那份对春节的深切期盼却从未真正消散。日新月异的时代下,年味会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夹缝中渐行渐远吗?年轻人还能找回那份久违的年味吗?蛇年伊始,纵观一众CNY营销,抖音生活服务的「抖音生活新年季」活动给出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答案——能,而且很能。抛开“阖家团圆”、“欢乐过年”等固有的营销切入点,想要真正抓住年轻人的心,需要活动从年轻人的过年行为出发进行观察,因为每一个过年行为趋势的背后,都藏着年轻人的情绪点,深入年轻人的节日情绪和消费情绪,了解大家对年味的渴望和期待,用全民许愿、为爸妈规划过新年等一系列年轻人喜欢的方式,稳稳打中了过年的情绪需求,不仅成功把年味重新拉回现实,更让年味满满出圈,成为众多年轻人的心头好。
01
听到“明年要更好”的情感期许
抖音评论区变身许愿池?让全民心愿“都灵”
电子木鱼、财神爷壁纸、转运锦鲤、直播间抽签……平时大家就对这一仪式手拿把掐,随时许愿、抽象祈福,到了新年节点,更是催化出更浓厚的许愿情绪潮,各种求好运、求上岸、求暴富的玩法席卷全网。
年轻人对许愿这件事总是“上头”的,在营销领域,许愿也早已不是新鲜事。于平台、品牌而言,新年之际,如何既捕捉住年轻人对许愿的热爱,又不落窠臼?要让许愿玩法真正打动用户,破局点也许仍在于“有趣+真实”。一是要有足够有趣、入脑的噱头,能够在春节期间的注意力争夺战中脱颖而出;二是贴合用户“心想事成”的心理,真实地满足实际需求,从而调动更多普通人参与。抖音生活服务正是抓住了这两点,将许愿营销玩出了新高度。抖音生活新年季巧妙地绑定了“心愿官”陈都灵,利用“都灵”玩出年轻人时下最爱的谐音梗,这一巧妙的文字游戏迅速吸引了大众的注意。
期间,陈都灵发布视频收集愿望,并发起#包实现的2025愿望清单 话题,号召大家在评论区许下花式心愿。在她的带领下,话题迅速发酵,网友们纷纷涌入评论区,为自己或朋友许下新年愿望。这一操作不仅让活动自带传播力,还通过谐音梗强化了用户记忆点,成功让“都灵”成为新年许愿的一大代名词。
品牌下场玩梗,让愿望“被实现”
如果说谐音梗是吸引年轻人的第一步,那么品牌商家的亲自下场则进一步将活动推向了高潮。期间,不仅众多商家官号排队闪现视频评论区,呼应都灵“准备好了,包灵的”!还有品牌在评论区回应网友的“离谱”愿望,玩起了“调剂式满足”的趣味互动:
网友许愿“想看奥特曼现场打怪兽”,海伦司幽默回复:“送你一年酒,梦里啥都有!”网友希望“升职加薪”,海昌海洋公园回复:“收到!今天就送你上摩天轮大屏,让你老板看到!”更有品牌们顺着网线积极自造梗、发布内容,一个赛一个的会玩。比如有人许愿“上岸”,泉州欧乐堡海洋王国乐园就拍摄了一条海豚“上岸”,谁说这不是“上岸”呢?这世界终究癫成了理想的模样。这种品牌与用户的趣味互动,不仅让许愿活动本身更具参与感,也通过“玩梗玩抽象”,进一步拉近了品牌与年轻人的距离。网友“正经”许愿,商家认真整活,一波操作下来,网友心想事成,商家生意兴隆,平台出尽风头,新年第一锦鲤,果然“包灵的”。
此外,许愿活动还走入了线下,抖音生活服务在北津重杭四城的跨年活动中,设置花式互动玩法,与各城市共同打造了别出心裁的线下跨年体验。从重庆复悦荟的“在离寺庙最近的商圈用‘玄学’跨年”、天津世纪钟的“一起放烟花,倒数321”,到杭州西湖的“和‘白娘子许仙’一起在许愿树下跨年”、北京千灯夜的“一起赏灯,把愿望打到大屏上”,四城联合打造出“点亮心愿”的互动强磁场,将跨年氛围感在互动中推向高潮。这一全域联动的玩法,让许愿营销从线上小屏走向线下现实,强化了用户的沉浸式体验,让年轻人在线上线下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。
02
唤起“这个春节,听我安排”的小管家情绪
从吃喝玩乐入手,让年轻人来安排全家的仪式感
如果说许愿是新年的开端,那么如何与家人一起过个好年,则是春节中另一个绕不开的核心话题。然而,新一代年轻人与老一辈家长的春节仪式感,常常以“尴尬”收场——年轻人热衷的新潮过节方式,似乎总是被老一辈“嫌弃”:“花钱多” “没必要” “不如在家待着”。但事实上,父母的“扫兴”背后,往往隐藏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期待,只是他们怕费钱、怕麻烦孩子,才选择了“口是心非”。抖音生活新年季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情感切口,不仅联动新世相,深挖这一态度行为和背后心理动因,也通过一条由达人@维维啊 演绎的TVC,精准切入年轻人希望与父母重启年味的心理,还原了年轻人与父母在春节期间的“真香”瞬间。在这支TVC里,爸妈是“扫兴”的一员,更是等待儿女“挑明”,一起享受新年仪式感的存在。而之所以能够将“年轻人接管新年”的理念植入用户心中,短片离不开“真实”二字。其一,达人演绎让内容更贴近普通人的真实生活,观众能够轻易代入其中,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与父母在春节期间那些微妙而真挚的情感交流。其二,从旅游到美甲,再到年夜饭,精准抓取了年轻人与父母在春节期间的典型生活场景,既幽默又暖心。这种真实的生活洞察,不仅让年轻人感同身受,也让“接管新年”的理念自然而然地深入人心,成为春节仪式感的新注解。随着TVC热度的走高,在抖音,各路明星、达人也纷纷加入“接管新年”的队列,王润泽带着老爸体验汤泉,嘴上说着“不感兴趣”的老爸,泡完汤后满脸“巴适”;陈卓璇则帮爸妈提前踩点,过漂亮年就要吃漂亮饭。
#带着爸妈过新新新新年 话题下,越来越多达人自发分享与家人共度佳节的精彩瞬间。@彭小湃吖 和儿子一起“花小钱过大年”,不仅给全家准备了满满的新年货,还玩起了“家庭年货大挑战”,用有限的预算创造无限的年味惊喜;@北京小探酱 则是在游乐园与爸妈团圆,收获欢笑与尖叫,让这个春节不仅充满了童趣与温馨,更添了几分刺激与新奇。@小西加点甜 在玩一种很新的送礼,从以往的实物挑选转变为精心挑选并赠送各式体验券,巧妙化解了送礼时的选择困难症;而@肥仔gogogo 更是大胆创新,决定带老妈过一个“不一样”的春节——从温泉度假到户外露营,让习惯了传统过年的老妈体验了一把“新潮年味”。
明星和达人的示范,具象了过年吃喝玩乐的各种可能性,激发出多元的过年新花样,让春节仪式感成为年轻人与父母共同创造的美好回忆。
03
抓住“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”的祈福情绪
做年轻人的福地“引导员”,俘获“烧香特种兵”
在许愿、与家人庆新年之外,无论是过年期间的返乡,还是出游、购物,“出门走走”贯穿人们新年的始终,线下空间成为连接人与情感、人与消费的桥梁。而春节期间,求个好彩头,祈愿新的一年平安顺遂,成为年轻人的出行潮流。不难看到的是,寺庙是年轻人旅游界的“顶流”,在烟火中叩拜、在电子功德箱扫码、在文创店选购手串,这背后体现的是——大家寻求的不仅是祈福转运,更是一种精神内观和压力释放。纵观抖音生活服务此次的线下投放,遵循了“随流而动”的原则,不仅覆盖了春节期间人流密集的高铁站、家乡公交站牌和大型商超,还另辟蹊径,将触角延伸至年轻人新年必去的祈福圣地——寺庙,在祈福地附近为大家提供方向参考,自然和年轻人的祈福情绪站在一起。这种场景选择,既抓住了用户春节期间的必经之路,又巧妙贴合了新年祈福的传统习俗,真正让触达更有效、更精准。在寺庙附近的地铁站等交通枢纽,活动巧妙地将营销内容与场景氛围、用户情绪相融合,一句“求事事顺心,出东南口区雍和宫;想单单优惠,抖音扫码领福气券” “去归元寺,许愿高升就选C,领福气券,聚会大餐不用A”,既给出了简洁明了的指引信息,满足了消费者的祈福心理,又巧妙地预埋了“扫码领福气券”的信息。这些会心一笑的文案和省钱小妙招,达成润物细无声的信息渗透,既传达了平台对用户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共情,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消费者的兴趣甚至转化行为。
在快速变幻的时代,年味似乎总在不经意间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冲淡。而抖音生活服务CNY之所以能够打动大批的年轻群体,核心在于抛开大而泛的新春叙事,把每个年轻人当做具体的人,明白他们的所想和所向,在此基础上找到“对的方式”,让不同玩法成为情感性载体,以真实的姿态拉开新年大幕,让我们看到了年味与现代生活融合的新方式。无论是许愿活动的真实有趣,还是TVC中的真实生活洞察,亦或是线下投放的精准贴心,都让人感受到了平台对用户的洞悉和深切关怀。这种关怀,不仅体现在营销活动的表面形式上,更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之中,为年轻人找回了那份久违的年味,并成为打动用户、激发共鸣的关键所在。可以说,抖音生活服务此次CNY活动深刻诠释了——年味从未消失,只是需要用对的方式去点燃。所以,当人们感叹“年味淡了”的时候,于营销主而言,不妨回头看看,或许那份年味,就藏在我们身边,等待着去发现、去珍惜、去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