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内打开

三元牛奶TVC上的分 , 又让地铁广告给拉下来了

23 2025-10-22
关注推荐 取消
梁玟玟 自由撰稿人 关注
Slide 2
Slide 3
Slide 4
Slide 5
Slide 6
Slide 7
Slide 8
Slide 9
Slide 10
案例评分: 6.4 分 / 共9人评分

你好,看广告片吗?葛优自己想的那种。


近期,三元食品携手葛优,推出了一支广告片——《葛优和他的甲方》。



片子一上线,网友们都表示,“喜剧效果拉满,还得是葛大爷”“把广告拍成了喜剧小品,太好笑了”……而之所以这支片子能够受到大家的关注与认可,主要在于:


1. 开篇吸睛:以葛优光头后脑勺切入,搭配“这么拍我挺新鲜吧,比这更新鲜的是北京三元鲜牛奶,真是鲜到头儿了”的台词,快速抓住观众注意力并给整部片子定下了诙谐的基调。


2. 叙事创新:以“创意讨论”为主线,通过制片人、甲方领导与葛优的视角碰撞,还原广告创作过程,打破传统广告单向输出模式。 


3. 卖点强化:用“盖了帽的鲜”收尾,首尾呼应,将北京方言与“鲜”的核心卖点结合,既凸显地域特色,又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特点的记忆。 


4. 风格突出:采用无厘头幽默的风格,更能吸引年轻群体,实现品牌与年轻消费者的有效沟通。  


然而,当广告走进线下,三元鲜牛奶的地铁广告却引起了一些讨论。


地铁广告延续了《葛优和他的甲方》的风格,以葛优标志性的光头作为焦点,搭配 “北京鲜牛奶,喝的就是一个鲜” 。此外,画面采用高饱和度红色背景和密集排列的“鲜” 字,在封闭的地铁通道内,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


然而,相比线上广告的一众叫好,网友们对于这则地铁广告意见不一。一些网友认为这个地铁广告很醒目有趣且有记忆点,但也有部分网友并不认同,而产生争议的地方在于:


1.设计风格


配色反直觉:红黄配色偏离乳业行业配色习惯,容易被误认为是酱油或味精广告。


排版审美质疑:与原版日本三得利生啤酒的地铁广告相比,这支广告缺乏排版审美,且没有传达出情绪,显得“很楞”。


2. 产品卖点传递


品牌希望用 “鲜” 字突出产品特点,但消费者对 “鲜” 的理解存在信息差异:需结合实际保鲜期才能理解,仅凭一个”鲜“字,普通消费者难以看懂卖点。


3. 广告表现形式


文案过于简单:广告文案“连词都不编”,仅重复 “鲜” 字,过于简单且缺乏创意。


感官体验不佳:广告的视觉呈现过于强烈,高饱和度的红色直接影响路人观感,甚至有网友表示“红色吵到路人眼睛了“。


地铁作为高频通勤场景,大家普遍更易于接受 “简洁、舒适”的地铁广告。而三元的广告以大面积高饱和红色、重复密集文字以及强人物形象的组合,在封闭的通道中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压迫。这种场景适配的缺失,让广告从 “信息传递” 变成 “体验干扰”,最终引发争议。

*图源网络,侵删


讨论题:

怎么看待三元同一波营销中,TVC和地铁广告的口碑反差?

打个分吧
确定
相关信息

所属行业

互联网

形式类别

整合营销

所在地区

中国大陆

时间

2025-10-22

本站(PC网站、手机网站、APP等)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告知,本站将及时处理或撤换

相关推荐

QQ
QQ空间
新浪微博
有道云笔记
印象笔记
复制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