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CNY,我们决定不走寻常路。
不写虚构情节、不玩花里胡哨的噱头, 只讲那些真实的、动人的人和事儿。
一瓶酱料的旅程,不只是厨房的味道, 更是勾起一代人乡愁的“时间胶囊”, 也是漂洋过海之后,华人游子心中那份“家的味道”。
所以我们拍了一部系列纪实内容剧集, 用一顿饭的时间,讲述中国味道背后的真实人物。 让世界听见我们的故事,看见属于中国的美食文化。
两支首发影片先奉上,走心推荐:
这年头广告早就不只是打个“买我买我”的口号, 消费者更愿意听品牌讲点“人话”、说点真事。
李锦记,那个陪伴中国餐桌一百多年的老朋友, 也遇上了新挑战: 如何在年轻人心中重新建立“熟悉感”和“信任感”? 尤其是在广府地区以外的年轻消费群体中。
真实、有温度,才是内容的长期生命力。
在全球餐饮行业中,截止2024年,有70万个华人餐厅经营者正默默用一桌好菜、一味酱香,把中国美食带入世界的每一个街巷角落。正是他们,将李锦记酱料与中华饮食文化一同传播至更广阔的世界。
他们就是我们灵感的源头 —— 于是我们提出一个内容IP的概念:《70万零1个餐桌》。
70万个,是全球的中国餐桌故事;那“1个”,是你我每个人心中最熟悉的那张饭桌。
虽是不同的餐桌,却是相同的味道记忆与情感。
这项目从一开始,就不是“拍个广告”这么简单。
当品牌提出要做一部“讲述真实人物与中国味道”的系列剧集时,我们跟客户一拍即合: 来一场“内容力+情感力”兼备的真实故事创作, 让李锦记真正拥有自己的内容资产。
我们先沉下心,刷爆中外纪录片和美食内容, 最后决定: 一定要“真实的人物+创新的表达”。 不采访流水账、不摆拍流水线, 我们要拍出打动人心的真实故事。
于是,两位餐厅主理人成为了首支影片主角:
旧金山百年老店“三和粥粉面”的第三代传人——老何;
洛杉矶东北烧烤“从前的小酒馆”的掌柜——陈掌柜。
他们一个守护家族百年餐厅,一生坚守厨房不曾离开;
一个跨洋打拼,把中国烧烤带上加州街头。
两人身份、口味、风格完全不同,却都代表着“中国味道”走向世界餐桌的多样表达。
我们拒绝传统人物纪录片中“流水账+采访镜头”的模式,我们不要“镜头前背台词、镜头后一脸懵”的尴尬访谈, 选择在“真实”与“表现”中找到新的讲述形式,让真实人物的故事与用户获得相同的共鸣。
老何的三和粥粉店,从第一代华人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旧金山建造铁路开始,为了解决思乡愁,第一代主理人在1917年旧金山大地震之后就支起了这么一个广东风味的小店,经历三代到了老何。
而老何一接手,就在这后厨待了一辈子。
当我们访谈完老何,最打动我们的是他提到过的一句守诺 —— 当第二代主理人把餐厅交接到老何爷爷手里时,对他们嘱托的一句:“无论遇到什么,多困难,都要把三和一直开下去,因为三和见证了旧金山华人的百年兴荣”。
这句话后面的未尽之言,我们想应该是:三和还在,华人在旧金山百年岁月的共同记忆就在,记忆中的味道在,就能在味道中回到远方的家。
基于此,怎么讲述老何的故事至此明了 —— 不炫技,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。打动我们的就能打动他人,我们所做的就是把这份朴实真实的情感呈现,把70岁还当打之年气血十足的老何呈现。
“吃烧烤的快乐,在哪里都一样。”这句简单的话,成为我们切入的灵感来源。
我们选择展现陈掌柜如何在自己人生经历中,把吃烧烤的快乐漂洋过海带到了洛杉矶,而这所有的背后,已经不再是思乡的味道,而是让大洋彼岸认识另一种中国美食。
我们拍下了他的追梦过程, 不再只是“思乡”,更是一种“输出”——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饮食的多样性。
中国味道不只有粤菜, 还有热辣快乐的东北撸串文化。
由于预算问题,但是最终的PPM脚本又不是简单的人物访谈纪录,而是基于真实人物的故事脚本拍摄,都有对镜头和人物配合的调度需求,同时每一支都只有两天的拍摄时间完成时长8-10分钟的镜头量,从国内出发的6人小团队纷纷解锁了身兼多职的多重身份,制片解锁了B组摄影师身份,监制身兼副导。
飞行12个小时后时差都没倒,就马不停蹄的看实际的拍摄餐厅场地,拍摄时由于客户未能现场跟片,国内凌晨五点线上云监。
每一帧画面背后, 都是拼命三郎团队全情投入的努力。
虽还有诸多不完美,但却是一次整个合作团队用爱发电的完美配合,才有了这次从时间和预算都极限操作产出的作品。
首发两支影片上线后,在社交媒体与内容平台引发积极反馈,引发很多的真实留言,甚至老何的一首粤语歌曲让很多人收藏。内容在多个平台获得主动转发,品牌在年轻群体中获得新的情感认同。
在外奔波的人,最难忘的是家乡那口饭;走得越远,味道的牵绊就越深。
李锦记用这组真实人物的纪录剧集,连接起每一个思念家乡的心,也将中国餐桌的温度传递到世界各地。
我们相信:品牌的力量,不止于传播产品,更在于传承文化。
当“味道”成为桥梁,李锦记就不只是调味品,而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,是文化自信的见证者。
更重要的是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
未来,李锦记将继续围绕“世界餐桌上的中国味道”这一命题,持续打造系列内容IP,让每一段真实故事,汇聚为中国味道走向世界的温暖注脚。